导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据推测是由自身免疫性病因引起的,在临床、组织学和形态学上有表现。AIP可与原发胰腺疾病其他可能由自身免疫原因引起的疾病有关,如IgG4相关性胆管炎、唾液腺疾病、纵隔纤维化、腹膜后纤维化、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炎症性肠病。
01自身免疫胰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简单了解一下
自体免疫胰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胰腺受累、胆管受累及其他器官受累:
1、累及胰腺
可见胰腺肿块,常与胰腺癌鉴别;轻度腹痛,伴有或不合并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其中以复发性胰腺炎较为常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胰管狭窄、胰周血管并发症。
2、胆管受累:梗阻性*疸AIP最常见的表现。
3、其他表现
AIP还可能累及其他器官,包括唾液腺疾病(干燥综合征)、胆管狭窄、肺结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以及肾脏病变(间质性肾炎,伴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及IgG4沉积于肾小管)。
4、自身免疫胰腺炎有哪些类型?
胰腺炎分为1型和2型,1型自身免疫型胰腺炎又称为IgG4相关性胰腺炎,胰腺病变是IgG4炎性系统疾病的一种表现,2型自身免疫型胰腺炎即为特发性导管中心型胰腺炎,多数与粒细胞上皮病变有关,有胰管破坏和闭塞,常伴有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02自身免疫胰腺炎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来了解一下
1、自体免疫病因何在?
自体免疫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大量的文献表明,本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2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常合并有炎症性肠病,而后者也是一种肠道慢性炎症疾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2、自体免疫胰腺炎在哪些人群中是常见的?
自体免疫性胰腺炎的患者,往往表现为男性优势,男女比例为3:1。另外,首次发现自体免疫胰腺炎的年龄通常在60岁以上。
3、自体免疫胰腺炎能传染?自体免疫胰腺炎会遗传吗?
自体免疫胰腺炎并非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遗传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03如何诊断自身免疫胰腺炎?简单做一个了解
1、自体免疫胰腺炎诊断需要做什么检查?
炎症标记物检查、血生化检查、血IgG4、抗PBP肽抗体检查、CT或胰脏造影,胰腺活检是重要检查项目。
2、自体免疫胰腺炎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因为很多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引起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相似的症状,所以需要和胰腺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淋巴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3、自体免疫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梅奥诊断的HISORt标准适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有诊断价值的组织学表现;CT或胰脏造影可发现特征性影像;血液检查显示IgG4水平升高;累及其他器官;评价胰腺和胰腺外表现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任何一种或多种以上的情况下都需要考虑疾病。
04自身免疫胰腺炎该怎么治疗?来了解一下
1、自体免疫胰腺炎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
消化内科、胰腺外科、肝胆胰腺外科都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常见疾病。
2、自体免疫胰腺炎需要治疗么?
自体免疫性胰腺炎需要及时治疗。
3、自体免疫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在自体免疫胰腺炎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治疗最为重要,研究发现,病人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率达到87%。建议给患者4~6周泼尼松(40mg/d),然后以每周5mg/d的速度逐渐减量,在4~6周末尾时,采用影像学检查来评估患者,如有效果,则继续采用维持剂量2.5~5mg/d的维持剂量,如果没有效果,需要考虑其他疾病或加用免疫调节药物。
4、自体免疫胰腺炎如何随访?
自体免疫性胰腺炎激素治疗期间,每半年都要随诊患者血清IgG4水平、血生化检查及腹部影像学检查(常为超声、CT、MRI)。
5、自体免疫胰腺炎能彻底治愈吗?自体免疫胰腺炎的预后如何?
虽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病情反复发作。
05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来了解一下
1、自身免疫胰腺炎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自体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如果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出现糖皮质激素(如肥胖、满月脸、紫纹、多血质等),因此患者在严格按照医生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医嘱中的激素减量进行用药。
2、自身免疫病人能生小孩吗?
已有文献没有关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影响患者生育功能的报道,也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后代一定会得病,因此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是可以结婚生子的。
3、自身免疫胰腺炎患者家属该怎么做?
要帮助病人疏导情绪,正确认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这一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该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家属还要努力帮助病人改善心境,克服得了慢性病后的焦虑或者抑郁,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最后,应该监督病人每天按时服药,糖皮质激素只有长期坚持用药才能控制病情。
4、自身免疫胰腺炎能预防?
自体免疫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尚无特效方法可预防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本病需与胰腺癌相鉴别,避免误诊,延误了诊断和。
结语:自身免疫胰腺炎如果出现比较典型的症状,或者在检查时发现有疑似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去就医。避免自己忽略这种变化,而导致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后续的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