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蔡伦造纸直面挑战四 [复制链接]

1#

初战告捷

麻纸是我国最早的书画用纸。

迄今传世最早的麻纸书法是西晋文学家陆机的章草《平复帖》,现存最早的纸画真迹是西晋的《地主庄园图》和唐代画家韩滉(huàng)的《五牛图》,最早的纸书是三国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寿编著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

陆机的章草《平复帖》

就书法而言,西汉以前的书法,一般只能在简帛、墙壁和写在玉片、石片上的盟书中见到。到了东汉,书法的表现形式虽仍多为石刻、瓦当、砖和玺(xǐ)印等,但纸的悄然降临,对书法艺术无疑会产生重推和重大影响,如试墨、临摹、熟笔、拓(tà)印等,再从配角走上主角。从而,使东汉书法在秦丞相李斯小篆的基础上,很快崭露头角,别开生面,形成特色。一是以王次仲、贾鲂(fáng)、蔡邕(yōng)为代表的隶书,再是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的草书。

此之前,书画大家尤其是画作者寥若晨星,不是没有人,而是没有纸,没有真正能够用来写字和画画的载体——纸。

和蔡伦同时代人张衡,由于这时期的纸刚刚萌芽,张衡只能是天文学家和汉赋名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绘画和书法方面的造诣。

比“蔡侯纸”诏令天下采用那一年晚28年生、得年也59岁的蔡邕,作为“飞白书”的独创者,虽“自矝(jīn)能书,非得纨素(洁白的上等帛),不妄下笔”⑦,可能也用上了麻纸。

《地主庄园图》

到汉桓(huán)帝时,纸早已成熟。作为新生的书画材料,纸张与笔墨的邂逅,让笔墨也越来越有了广泛的用武之地。

汉末“草圣”张芝,虽无墨迹传世,历史却有张芝写字“寸纸不遗”的记实。

官至蜀郡太守善画的刘褒,画作极其逼真传神,想必在作帛画时也作起了纸画,起码会用纸作为粉本起草画稿。据说,他画的《云汉图》,冲破画面,有温暖的感觉;画的《北风图》,能让人生出凉爽之意。

“楷书鼻祖”东汉书法家钟繇(yáo,一作yóu)精于隶楷,也有不少纸质书帖,只可惜原本最终未能留存下来。

自汉末始,书画大家人才辈出,不到二百年就在泱泱大国隆起一座珠穆朗玛峰——而从此再无“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止”⑧的“书圣”王羲之。

等等,这显然是“新纸”,给了书画爱好者特别是书法爱好者全新展示自己的新天地!就像只有有了摄影机和胶片才会有电影艺术一般,否则,依然只会是皮影和锣鼓戏。

大约生活在汉宣帝与汉元帝时期(前91~前33)的毛延寿,比张衡、蔡伦最多早年(大概就这个时间吧,八九不离十),算是我国早期有记载的画家之一。

王昭君

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毛延寿画人“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只是王昭君不肯贿赂他,他坑了王昭君,也成就了王昭君。王昭君得罪了他,也成就了他——使他因品质之坏,却因画技之高出了名。应该说,二者算得上也是相互成就的一种类型。

那时候,虽然画工的地位很低,书画的教化功能和功利性目的却十分突出。毛延寿是有身份的宫廷画师,干的是高雅的工作,岂能不春风得意趾高气扬?历来,后宫佳丽云集,皇帝只能按画召见——先把“照片”拿来!或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