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8月1日电题:甘肃西和:互联网助推古老造纸术成富民新产业
新华社记者朱国圣、屠国玺、成欣
夏日清晨,在秦巴山区贫困的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西高山乡刘河村,从小习得造纸技艺的胡凤钰来到后院,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这几年,他依靠古老造纸术脱贫致富,这其中有他勤劳的结晶,还有互联网的助力。
在一个2米多宽的纸槽旁边,胡凤钰手握一根细棍在木桶里均匀地捣浆,投穰入槽。他手持一个固定有细网的纸帘,在水中搅来搅去。几分钟后,他捞出铺有纸浆纤维的木框,立在旁边台子上,轻轻一剥,从细网上便剥下来一张张湿漉漉、半透明的薄纸。不远处的晾纸场里,10多张麻纸绷在框中,正“晒”太阳,乍一看去,还以为是纱窗。
手上忙活着这些,胡凤钰脚下还不忘轻打着拍子,嘴里哼着自己编写的造纸小曲:“青山环绕绿水流,祖传造纸不能丢。造纸技术是瑰宝,发扬传承奔美好。”
胡凤钰所在的刘河村,是一个祖辈相传造纸绝活的麻纸村。他们家从有记载有名字的上辈数起,已是麻纸的第五代传承人。他所做的这种麻纸,是出产于西和县朱河村和刘河村的小尺幅土产纸张,是一种已延续千年的民间造纸,至今保留着一套手工制作的技艺流程。每年春天,村民们在专门种植的枸树林里,剪来枸树枝刮皮,树皮经过泡、蒸、踩、砸、切、抄等72道工序,最终变成麻纸。2017年,西和麻纸被确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考究,甘肃陇南的西和、礼县、成县交界之处的西汉水流域,自古为产麻纸之地。西和县现存用麻纸所写的文本有:明万历年和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十七种皮影戏抄本,嘉庆二十年的契约及道光、同治、光绪年间的戏本、地契、收据等。
甘肃省西和县书法家协会会员沈澎介绍:“和宣纸相比,西和麻纸颜色古朴,纸质柔韧、耐磨、极富弹性,有历史的沧桑感和斑驳感,这种麻纸创作的仿古书画作品效果极好,特别适合书法中像章草这样早期的古朴书体。”
三四十年前,寻常百姓之家,常用麻纸包点心、烧纸钱、糊墙,买不起书本的寒门子弟,也退而求其次,用麻纸来订作业本。然而随着水泥房的兴起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很少有人再用麻纸来糊墙,并不光鲜的土产麻纸淡出“寻常百姓家”,不复有用武之地。
胡凤钰告诉记者,过去人们生活主要靠制作麻纸维持生计,但造纸费工费时,是一项艰苦的技术活。“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苦,也耐不了麻烦,多选择外出打工。手艺人也是空怀祖传的绝技却一直受穷。”就这样,村上造纸的人也越来越少。
2013年陇南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应用让大山里的特产渐渐被外界熟知,开始源源不断地走出大山。当时一位名叫王吉的大学生村官想,这个古老的造纸术能否通过互联网拓展销路,铺就群众致富路?于是,他开了淘宝店,在网上销售麻纸,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