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https://m.39.net/pf/a_4793246.html除了所谓的“四大发明”之外,古代中国还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其意义绝不在它们之下,那就是“钞票”。当然它出现的必备前提,就是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逐步完善。此外,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催生剂,而这几个条件在北宋中期都已基本具备,于是“交子”这样的钞票雏形就应运而生了。但交子其实更接近某种金融凭证,流通的区域很封闭、货币的属性相对较弱,直到南宋中后期的会子、乃至之后的元代的交钞之类纸钞的出现,才算真正有了现代货币的影子。
当然宋元时期朝廷发行的钞票,其后期管控都做得一塌糊涂,到最后都搞成了一个烂摊子,彻底沦为朝廷和各级官府敛财的工具。不过这玩意儿明显比铜钱方便易用,对于缺乏足够贵金属的古代中国来说,意义尤其重大。所以在朱元璋驱蒙元于大漠、光复了汉家河山之后,新生的大明王朝也很快开始发现了自己的钞票,这就是著名的“大明通行宝钞”。这种宝钞以幅面宽大著称,长度有mm、宽度达mm,展开后可以铺满一张小桌面。此外与以前的交钞不同,它是由朝廷户部统一发行、全国流通的,这一点比宋元时那些分区域发行流通的交钞要更先进。
可惜明初开国这帮君臣,对于金融都缺乏最基本的常识,也没有什么准备金的概念,所以宝钞的发行完全依靠朝廷信用,然后明天强行向民众摊派。更扯的是,朝廷征税时却根本不认宝钞,只让它在民间流通。这种奇葩的政策很快就让宝钞失去了信用,朱元璋驾崩后它就严重贬值,尽管之后的仁宗、宣宗曾设法挽救宝钞的信誉,但终究无法阻止其彻底失去流通价值的现在。到了明朝中期宝钞已沦为废纸,尽管朝廷从未公开声称将其废除。
而朝廷最后一次试图重发宝钞,却是在大明王朝行将就木之时。崇祯十六年,内忧外患交相侵袭之下,大明江山风雨飘摇、而皇帝却手中无兵无饷、只能坐困皇城。这时一位浙江桐城的秀才蒋臣,却上书献策,说自己有法化解国家财政面临的困局。他说国初时财用无缺,是因为太祖以钞代银,现在朝廷只需再印制三千万贯宝钞,就可以此兑换三千万两白银,这笔巨资足以让朝廷招募新军,平鞑灭贼。此人将以纸换银之事说得如此轻而易举,显然是个不谙世务的书呆子,但崇祯帝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马上就按这位“卧龙凤雏”的计策操办了起来。
他立即在宫中设立了“内宝钞局”,让亲信大太监主持,雕刻底版、选取合用的纸张和油墨,开足马力昼夜赶印起宝钞来。赶制出来的宝钞,被马上送到京师各大商家,要他们以九钱七分白银的单价,购买面值一贯的宝钞。可惜京师的老板都是些人精,而且个个都在朝中有后台,他们一听说此事就纷纷关门停业,没有一个肯承销的。
无可奈何的崇祯召集阁臣们商议应对之策,阁臣们都说,商人也不傻啊?谁会用一两白银买一张纸呢?皇帝又问:“为何高皇帝时就能实行呢?”阁臣们却都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宝钞没有用出去一张,但制钞的费用可花了不少。宝钞的纸张要用桑皮纸,需要特定的桑木条两百万斤,都是向天下各省强行摊派的,更不用说还强征了数千工匠,弄得直隶各州县鸡犬不宁。最终一张宝钞也没有发出去,次年李自成打进京城,将剩余的原料、雕版等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算是为这出闹剧收了个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