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有哪些传说?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还都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汉字。
一、结绳
中国古文中有“结绳记事”的记载。发生一些复杂情况时,就在绳子上打结,用以帮助记忆。古代埃及人用绳结记过也用于记载数目。其后的欧洲人受到启发,发明了纽扣。
二、八卦
八卦最初是上古先民以卜筮形式所记载下来的文字。据说伏羲创制了八卦,爻出于老《经》,卦生于《易》,八卦来自于先天八卦,变种八阵图。
三、图画文字说
有观点认为,图画和文字都在同一个起源点上。只是图画用来表达观念,而“文字”是用来表达语言的。但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认为文字的创造过程是模仿图画而来的。从汉字可以看出图像的影子,而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观察出鸟兽虫鱼等印记,也可以看出有迹象证明中国古文字可能曾经以形象化的符号形式存在于模仿动物形象的象征之中。
四、仓颉造字说
这种说法影响最大。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解决。于是仓颉就在观察万事万物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汉字。这一传说在《史记》《荀子》等古籍中都有记载。仓颉造字的方式主要是象形,“象形”就是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都是模拟实物的形状。
五、契刻说
这是“刻划记号”说的发展。其依据是:幼儿有“涂鸦”的表现,会在自己的衣服上乱画,进行一种划时代的“刻划游戏”,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画道道”是一种闪光的语言--如太阳光芒四射,月亮圆晕而旋,猛虎身有斑纹,蜘蛛织网如盖……这种“画——想——词”的智慧火花的闪烁给了人们深刻的启示。于是一种以“契刻记号”来表达思想概念的文字(实际上就是画)便应运而生。
六、竹简和丝绸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笨重的竹简和轻滑的丝绸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书写载体。最早的竹简是商代甲骨文的遗物,而到了战国时期,竹简和丝绸则是最主要的两种文书载体。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之后,纸逐渐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七、电脑造字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电脑出现了许多手写字体。电脑造字的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通过电脑键盘输入汉字;另一种是通过电脑软件造字。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使用电脑键盘输入汉字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先安装输入法软件和字库文件,然后通过电脑键盘输入汉字的拼音或笔画码,再选择相应的字库中的字体即可完成造字操作。而使用电脑软件造字则需要先安装造字软件和字库文件,然后通过软件界面上的工具进行造字操作。
无论是使用键盘输入还是使用软件造字,都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合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大小等参数进行设置。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造字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文字处理方式。不仅广泛应用于商业印刷、报纸杂志排版等领域,同时也成为了许多设计师和个人创作的必备工具。
造字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原始文字不是一下子就创造出来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方,由简到繁,经过漫长岁月的陶冶炼磨,“殷人用记号作记录的表现才固定为我们现在所见的这一类文字。”
将这一推测与商朝的甲骨文、龟甲文及陶器文字作一比较研究,即可发现:这些刻划记号的书写特点是由粗放简略到工整规矩的发展过程;文字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字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的发展过程。
据此可以总结出:汉字在创造发展的初期是作为“记号”或“象征”来表达人的思维概念的。文字的雏形是粗糙的、不规范的、随意性很大的;文字的发展是图画文字的一个分支或曰简化的、约化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