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造纸废水介绍
废纸造纸废水是指在利用回收废纸为原料生产纸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废纸造纸工艺涉及脱墨、洗涤、漂白、制浆、抄纸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含有不同污染物的废水。这类废水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填料、细小杂质、脱墨剂残留、染料、胶黏物、木质素以及化学添加剂等,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处理起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废纸造纸废水来源
脱墨过程:废纸在回收利用前需进行脱墨处理,以去除油墨和其他杂质,这一过程会产生含有油墨、染料、乳化剂等的废水。
洗涤过程:在脱墨和制浆之后,需要多次洗涤纸浆以去除残留的杂质,洗涤水含有大量的纤维、填料和化学药品。
漂白过程:为提高纸浆的白度和纯度,需进行漂白处理,漂白废水含有氯化物、过氧化物等漂白剂及其降解产物。
抄纸过程:即成形纸张的过程,虽然此阶段产生的“白水”相对清洁,但仍含有纤维碎片、填料和少量化学品。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难点
污染物种类多:含有纤维、填料、有机物、无机盐等多种污染物,处理难度大。
水质波动大: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可能导致水质参数剧烈波动,处理工艺需具备良好的适应性。
可生化性差:部分污染物难以通过生物处理去除,需采用高级氧化、膜分离等高级处理技术。
资源回收:如何有效回收纤维、填料等有用物质,同时减少水和化学品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键。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案例介绍
案例背景:某大型造纸厂利用废纸为原料生产包装纸,面临着严峻的废水处理挑战。
处理方案:
预处理:通过格栅、沉淀等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纤维。
初级沉淀:利用沉淀池去除悬浮固体,减少后续处理负荷。
混凝与絮凝: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加速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的凝聚沉淀。
生物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如A/O工艺)处理有机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深度处理:通过超滤、纳滤或反渗透等膜技术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无机盐等,提高出水水质。
回用与排放:处理后的水一部分回用于生产过程,其余达标排放。
成效:该厂通过实施上述综合处理工艺,不仅显著降低了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降低了新鲜水消耗,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此外,该案例还展示了在废纸造纸行业,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废水处理的重要性,为同类企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