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GBCA名家说蔡伦邮票一字之差千 [复制链接]

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历史,以及古代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也为了激发现代人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水平的信心,自年开始邮电部便开始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纪念邮票。

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

年邮电部发行了第二组《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志号为纪92。邮票全套共八枚,邮票全套共八枚,蔡伦像()绘古代科学家蔡伦;造纸()绘蔡伦造纸的情景;孙思邈像()绘古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医药()绘孙思邈炼药的情景;沈括像()绘古代地质学家沈括;地质()绘沈括考察地貌的情景;郭守敬像()绘天文学家郭守敬;天文()绘郭守敬使用浑天仪测量星宿位置的情景。

蔡伦错版票

这套邮票看似与一般纪念邮票无异,但却在日后掀起了一场波澜,邮票中的蔡伦像()邮票在图稿设计时,设计者将图案中文字“公元?”误为“公元前?”,形成“(公元前?一年)”。

印刷厂据此图稿制成印刷版模,邮票试印样票送审时,这一错误才被发现。采取的补救办法是在印筒上修版。于是,修版工人在印版上将“前”字一个一个修掉。由于不是重新制版,修版后又没有逐枚严格检查,结果在制印版时又漏刮了印版左边的50枚全张中第16号位置上的“前”字,因此,每全张都有这样一枚带“前”字的错票。

蔡伦错版票和普通版对比

在该套邮票发售时被一些集邮者意外地发现了这个问题。邮电部急电通知,各地邮局将带有“前”字的邮票单独撕下,收回销毁。由于个别基层邮局未按此要求去做,这枚有“前”字的错体票还是流入了社会,被幸运的集邮者收藏。

“文化大革命”后,天津市某集邮公司恢复业务,接到当地邮局移交的一批清理出库存的邮票,这批邮票被作为集邮邮票整理出售。

由于工作人员业务生疏,将含有这枚“公元前”错体邮票的纪92整版出售给集邮者,一共出售了十几天,《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售出1多套,也就是蔡伦“前”字票又流出26枚。这成为新中国集邮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这种由修版工人造成的珍邮数量极少,只占正票的1%,集邮界简称“公元前”。存世量数千枚,整版票存世几十版。阴差阳错的失误,让蔡伦公元前邮票成为了新中国邮票中的“错版票”,也因此跻身于珍邮行列,年诚轩拍卖会上一张中上品“蔡伦公元前”错版票成交价为元。相较于普通品种的几十元,真可谓是一字之差,千金之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