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林洛汐
“废弃的纸张最后会去哪里呢?”
“可回收物究竟是怎样被回收的呢?”
……
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小朋友你是否还有很多问号?
为了让辖区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一回垃圾分类的意义,钱塘区白杨街道东湾社区联合浙江传媒大学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共倡垃圾分类新时尚”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为孩子们讲解了垃圾是怎样被回收利用的。
志愿者们为大家讲解传承两千多年的古法造纸术,着重讲解了如何把废纸变成纸浆,通过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点缀、晒纸等步骤,一张张漂亮的花草纸就诞生了。
听完老师的讲解,大家开始动手把废弃的纸张捣碎制成纸浆,放进水里打散,用小勺淋到纱框上,绵绵的纸浆就铺在了纱框上,这就是纸的雏形了!“端水”成功后,就是大家发挥艺术灵感的时候了,把喜欢的干花撒在纸上,构造成自己想要的图案,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纸”中奥秘。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