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命运似浮萍,我本以为我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复制链接]

1#
提起纸张,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不过是生活中的寻常物件,各色纸张琳琅满目,因不同的需要而分门别类供我们选择使用。放在过去,纸张这玩意可不便宜,属于贵重物品,没钱是根本用不起纸的。当我们使用纸张时,我们一定会感谢一个人,他就是蔡伦。蔡伦进宫当差的时候不算早,他15岁进入东汉皇宫,做了一名小宦官。从这个年龄来看,他多少是受过一点教育的,虽然史书上对他的介绍是从小跟着父亲务农,但是从他进宫后的发展来看,他绝对是读过书进过学的。也许是因为家道中落,生活无着,进宫当差谋一口饭吃。蔡伦的聪明才智在宫中得到极大的发挥,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双高”人才,智商高,情商更高,而且善于察言观色,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发展方向。要不是进宫当差,凭他本人的才智,要是放在科举时代,蔡伦应该可以中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可是他生在东汉时期,科举制还要等上年,察举推荐才是晋升的唯一通道,而察举制靠的关系,没有关系你再有才也是假的,除非你是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否则,你这辈子都和进入体制没有关系。蔡伦有才是有才,但是离大学问家那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他的人生注定要另辟蹊径来实现梦想。聪明、好学、会来事,这些都是蔡伦的标签,见风使舵也是他的强项。不会这套在皇宫之中也无法生存,你要是个棒槌,整个一个二货,估计早就被人整死遍了。为了生存,为了活得更好,蔡伦也要学会这些,更何况他进宫当差时已经15,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可以算做成年人,他的人生经验比起那些8、9岁进宫当差的宦官要丰富多了。也正是这些人生经验,使他更懂人性,更懂人心,也更知道该向什么方向使劲,他成功了。蔡伦的第一次亮点出彩色帮助汉章帝刘炟的老婆窦女士成功扳倒竞争对手宋美女,这个宋美女凭借儿子是太子的身份,对窦女士的地位产生严重的威胁。窦女士是谁,她可是大有来头的人物,她的祖上可是开国功臣窦融,窦家在西汉就已经是名门望族,汉文帝的老婆也是来自窦家。骨子里的高贵血统加上对权力的嗜血性,窦女士怎么可能容忍一个仅凭姿色就想上位的宋美女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蔡伦,敏锐地察觉出这其中的奥妙,可以说该为谁服务,进入谁的阵营他连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该去怎么做,宋美女虽然有儿子做太子,但是皇帝可并不只是只有她生的这一个儿子,窦女士家底厚实,虽然没有亲生儿子,可这并不影响她在后宫中的位置。蔡伦很清楚,宋美女绝对不是窦女士的对手,他不遗余力地帮助窦女士打击宋美女,终于抓住机会,以汉朝诬告之法宝“魇胜之术”一把搞定,成功地帮助窦女士铲除了对手,连带对手的儿子一并扳倒,这也为他日后的死埋下祸根。蔡伦身在内廷,主要的服务对象全是皇帝身边的女眷,很自然地他就把皇后放在了首位。帮助窦皇后打击竞争对手,也因此一跃成为中常侍。中常侍在东汉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如果说朝廷的主要权力集中在尚书台的话,中常侍就是整个后宫的尚书台。相当于皇帝、皇后的贴身秘书,天天都能和最高领导在一起,成为权力核心组成员之一。按理说,蔡伦能爬到这样一个位置,人生已经可以算是功德圆满了,可蔡伦是谁,他还会继续他的事业。他很快又成为继任皇后的眼前红人,在皇后的授意下,他担任了尚方令,专门为皇帝制作皇室用品。在这个岗位上,蔡伦算是没有浪费自己平生所学,他在总结前人发明创造的基础上,改良造纸术,使大规模的纸张制造和使用成为可能。严格来说,蔡伦造纸是改良,蔡伦造纸之前已经有纸张制造的技术,但是那个时候的纸张使用面窄,仅限于贵族,皇军中流行。可惜的是我们没有任何实物可以佐证,对于纸张的认知局限于史籍典张中去想象。唯独蔡伦造纸改变了文明发展,在后世中,人们对蔡伦造纸术加以完善和提升,使造纸术不断成熟。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蔡伦苦心经营,一味趋炎附势,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那个被他出卖的宋美女的孙儿坐上了宝座,刘祜,成为了东汉新一代君主。这对蔡伦绝对不会是什么好消息,在失去太后这个保护伞时,蔡伦就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刘祜为其祖母报仇,令蔡伦去廷尉处报到。廷尉是汉朝的司法总长,我们屡屡可见汉代史书上提到交廷尉处这样的文字,就连汉初名将周勃都被如此招待过,一般去了廷尉处多半没有能活着再出来的机会。蔡伦不愿受辱,自杀身亡。如果蔡伦不是贪恋权力,不主动靠着站队的方式求得生存空间,他会不会走向人生的顶峰呢?从史书上对他的记载看,这个机会他肯定是有的,他聪明,有学识,而且非常努力,干一行爱一行,本来他的人生应该是做一个技术型人才,可他却剑走偏锋,想凭借人身依附这样的关系来跑步前进。可是,跑得太快容易跌倒。更可惜的是,有时候这一跌倒就是万劫不复。从他进宫当差那天起,他的人生就不能自己左右,在尔虞我诈的宫廷中,他犹如过河卒子,只能进,没有退路。他先后与两任皇后形成默契的主仆关系,在他内心深处,他一定觉得此生无忧。但是,他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在冷酷无情的宫廷中,谁也不会保你一辈子,也说不准哪块云彩会下雨。在东汉王朝皇帝短命的前提下,活得长也许不是一个好事。并且,他所依靠的皇后都离他而去,封侯又能怎样?当皇帝磨刀霍霍时,他的死已经无法避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