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下降,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抵御严寒,甲减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产生的热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致使有些「亚临床甲减」病人发展为「临床甲减」,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畏寒怕冷。
还有些甲减患者,进入冬季后没有相应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替代剂量,也会出现甲减病情加重、症状再现。
因此,此时需要格外注意甲减患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一、及时发现与诊断
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全身各个器官都有作用,因此,甲减的临床表现往往多种多样,常见症状有:乏力、畏寒、心跳缓慢、便秘、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嗜睡、反应迟钝、精神萎靡、月经不调、贫血、面色蜡*、有粘液性水肿等等。
由于甲减症状缺乏特异性,像极了亚健康,再加上病情进展缓慢,因此,甲减在早期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冬季来临,寒冷是人们在冬季的正常感受,但如果一反常态地格外怕冷,就要当心是不是「甲减」使然,当然,甲减的蛛丝马迹不光是「怕冷」,当临床上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千万别忘了检查甲状腺功能。
(1)常感疲劳、犯困、精力不足;
(2)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难集中;
(3)体重增加;
(4)皮肤干燥、变粗、指甲变脆;
(5)怕冷、情绪低沉、变懒、少言懒语;
(6)食欲变差、消化功能差、便秘;
(7)血压升高、心跳变慢;
(8)全身肌肉疼痛、四肢麻木;
(9)全身无名原因浮肿、皮肤发*。
若患者有畏寒怕冷、心跳过缓、体重增加、乏力嗜睡、腹胀便秘等低代谢症状,甲功检查显示TSH(促甲状腺激素)增高、FT4(游离甲状腺激素)减低,即可诊断「原发性甲减」。
若检验结果是TSH降低或正常,TT3、FT4减低,则考虑是「中枢性甲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TSH偏高,但TT3、FT4正常,这种情况叫「亚临床甲减」。
二、治疗要点
甲减的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服用甲状腺激素,临床常用的是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
1.优甲乐量要合适
剂量过大,会引起病人心动过速、多汗、兴奋等甲亢反应;剂量不足,则病人畏寒、少汗、乏力等低代谢症状无法得到纠正。
2.充分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
一般先从每天半片到一片(25~50μg)开始服用,特别是老年人以及合并心脏病的甲减患者,起始剂量一定要小、调整剂量一定要慢,以免发生心血管意外(如心绞痛、心衰等)。
3.妊娠期甲减
优甲乐用量最好是一步到位(大约μg/d),尽快使孕妇甲功恢复正常,以减少甲减对胎儿的影响。
4.冬季需要调整剂量
气候寒冷,机体对热量的需求增加,因此,需要适当增加剂量。
5.不可擅自停药
除少数甲减(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以及药物引起的甲减)能够停药外,大多数甲减(主要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需要终身服用优甲乐。
6.定期复查,及时调整
三个月到半年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甲状腺激素的替代剂量。
注:优甲乐是一种替代补充剂,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甲减并修复甲状腺功能,所以需要长期服用,一定要向患者反复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
三、注意防寒保暖
甲减患者由于代谢慢、产热低,畏寒、乏力明显,再加上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很容易着凉感冒,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因此,甲减患者不要吃生冷食物,尤其在冬季,要格外注意御寒保暖、预防感冒。
晨练宜晚不宜早。甲减患者由于本身缺少甲状腺素,体温偏低,在清晨和傍晚时就更不宜外出活动。对有早起锻炼习惯的中老年人来说,应当尽量推迟早起锻炼时间,避免受寒。
多搓手脚,促进血液循环。甲减患者的末梢循环不好,容易手足发凉,四肢欠温,在天气寒冷时,这些身体暴露的部位就更容易受寒。中医学认为,手上有许多穴位,经常搓揉按摩不仅可活动关节,有利气血经脉通畅,升提阳气防寒保暖,还可以帮助甲减患者缓解手胀、晨起手指关节僵硬症状。甲减患者每天晚上睡前用一盆热水泡脚半小时,边泡边搓,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睡眠。
适合食用性温和的食物,禁食寒凉食物。在肉类食品中,羊肉、狗肉、鹿肉、牛肉等性属温热滋补,适宜甲减患者在冬季食用。蔬菜中韭菜、山药可以温阳健脾,瓜果类中胡桃肉可补肾温阳,甲减患者宜多食用。但寒凉生冷之品如西瓜、冷饮、苦瓜、菊花茶等则少吃为好。
推荐阅读
甲减可以靠吃什么进行食补?听听医生怎么说
甲减时!需要长期服用优甲乐,那么身体会不会发胖?
甲减,心脏的一个隐匿杀手!
甲状腺疾病,无论甲亢还是甲减,手把手教你早预防早治疗!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