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脉诊作为中医学十分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一直以来备受专业人士的重视,对于一般人来说还充满了神秘感。那么,中医通过脉诊能够发现人体的哪些奥秘?脉诊对于中医辨治过程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在脉诊方面具有独特建树的许跃远教授为我们一一解析。
(一)辨别病情,判断证候
脉诊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疾病和其病理特点,例如:数脉主体内有热,迟脉表示身寒、代谢低下,细脉表示人体机能低下,脉滑、脉宽、脉实为实证,脉小为虚证,脉之结代、脉促表示严重的心律失常,浮脉主表、沉脉主里等。糖尿病的脉象为动脉加左尺脉浮位出现涩脉,临床上根据左尺脉涩的程度,基本可以推断糖尿病病人血糖指标的高低,还可以判断临床用药治疗效果等。痛风病的脉象相似于糖尿病脉象,根据左关脉脉晕点及脉力的大小,基本可以判断痛风病的尿酸指标和用药治疗效果。在排除心脏疾病的情况下,了解脉动次数可以推判体温的高低。根据脉搏的力度,也基本可以准确推断血压的高低,有时其结果与血压表测量相差不多于5mmHg(当然候脉测血压有时是有难度的,特别是遗传性高血压的弦脉)。也可根据浊脉的程度了解血脂的高低。因此,通过脉象可部分替代检验仪器与繁琐的抽血等。
(二)脉诊与病脏定位
通过对人体植物神经和血供分属的脉诊研究,重新认识寸口脉脏器的分属,发现脉诊的感应范围涉及全身。按新寸口分属候脉可准确感应出疾病脏器的所在,病灶在脏器的位置、大小、形态、病理性质等。在一定程度上不逊色于X线摄片、B超、CT、磁共振等。
例如:脉浊、右关脉沉,指下出现小肝样脉晕为脂肪肝。脉弦、左右关脉沉,指下出现小肝样脉晕并有一种纱布纹的感觉,为肝硬化。一侧关尺脉的独实有力,为同侧肌张力过强而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双寸脉中下部位出现边脉,为颈筋膜性颈椎病,出现条索为肌痉挛性颈椎病等。单侧寸脉中下1/3位置出现边脉,为同侧肩周炎等。临床上,脉象有替代现代化诊疗仪器的作用,但就方便程度来说,候脉内窥人体,感应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疾病与证候的灵便性,是现代化仪器难以比肩的。
(三)阐述病机
通过对脉象的推断可以了解疾病的病机,例如《伤寒论·脉法》就有通过脉象来了解病机的提法。其曰:“脉浮而紧,浮为风,紧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即是通过脉象浮紧原理来反证骨节烦疼的病机,提出骨关节的疼痛是由风邪袭表,导致上呼吸道、扁桃体炎症,直至荣卫俱病、免疫紊乱而致病。
(四)指导治疗
中医诊病用药,脉象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临床症状一时难以清楚的情况下,以脉诊病非常重要,脉证合参更是前贤所倡导的方法。通过脉证合参,我们能明辨病机,确立治疗原则,选择合适有效的方剂和药物,达到最大疗效。例如张景岳所言:“如外虽烦热而脉见微弱也,必大虚也;腹部虽胀满而脉微弱者,必胃虚也。表面上病人外观烦热,这是表面现象,而真正病因在于虚;表面上病人腹部胀满并烦躁不安,但从脉上分析,是消化不良,是人体脾胃运转机制不强,为脾虚证候,通过温补脾胃则二病皆得有效调治,而现代医学的“肠型感冒”与此类似。
有时我们可根据新寸口脉脏器定位,一步到位做出诊断,迅速把药物用到病人体内,使病人得到更快速的治疗。例如:脉数、双寸脉出现滑动的脉晕点,左关脉强,为扁桃体炎,临诊时迅速以清热解*调治,病情立刻缓解。如脉滑数,左关脉如*豆,多见淋巴结炎,可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再如甲状腺亢进疾病,病人多有心慌、易怒、易饿症状,一时许多医生难以诊断。通过候脉,病人出现双寸脉中段甲状腺脉晕点,可立即做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给予抗甲亢药物治疗。当双寸脉晕点减弱或消失提示病情好转或病愈,而整体脉的由快变缓只是临床证候的缓解。
(五)脉诊与脏腑病理
一般来说,脏器有充血、初期炎症,脉象为浮。脏器有水肿、纤维化、肿瘤、坏死,脉象为沉而有力。空腔脏器脉位居浮,实质性脏器脉位居沉。脏器的体积变大,脉晕点趋大。脏器缩小,功能减退,其相应的脉晕点变小,脉象也趋细弱。如果脏器缺如或手术切除,则其对应的寸口脉位沉而无力甚至无脉。结石的脉象为沙粒样无脉动的小颗粒,肿瘤为小豆样有包膜或无包膜的涩脉团。有部分小脏器,例如小脑其指下的感觉也是涩脉团。
(六)推断预后
《景岳全书·脉神章》曰:“欲察病之吉凶者,但当比胃气为主。察脉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气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之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即如顿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
通过脉象能判断疾病的轻重、吉凶并能观察治疗的效果。如新病脉浮;滑转缓为病渐愈;久病脉张力渐缓和是胃气渐至,病退而自愈;若新病脉沉或脉虚数为病进;若久病脉虚,浮大则多为正衰邪盛,病情向危重的方向发展。
当然,关于疾病的预后尚应脉证结合,综合参考,方能正确推断预后。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一种疾病生理、生化、病理的研究,将逐渐认识其规律性及必然性,采取脉象与临床症状互参,更具有意义。脉诊重磅好书
本文作者许跃远教授是将中西医融会贯通的临床名家,科班西医,中医世家。他中西汇通40年,潜心研究经脉,提出摸“脉人”的诊脉思想。认为“脉气”是人体的体质学,而“脉形”则是疾病学内涵。
《许跃远现代脉学精华(一)——传统脉诊在现代医学诊断中的实践与求索》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以探讨“脉中形”和“脉中气”为主思路,揭示了脉诊知病证的秘密所在;确定了边脉、风脉、浊脉、潮脉等脉象,规范兼脉的命名方式,绘制出精准定位的脉象图。按书学习可以掌握作者的诊脉思维及其临床实操技法,做到病、症兼取。
1月粉丝福利日获奖名单
本月粉丝福利日我们的互动话题是#我的中医学习计划#,在评论区中,大家分享了自己新一年的中医学习计划,小编看过之后也备受鼓舞,悦读中医在年也要努力为大家推荐分享更多优质中医好书、好课、好物、好活动!
根据我们的获奖规则,留言获赞前3名及随机抽中的5名幸运粉丝分别是——
1.甘露堂2.CP3.奋斗4.猫鱼薄荷5.靜軒6.SimpleHeart7.又尔
8.老游
请上述8位获奖的朋友于年1月17日中午12:00前将自己的联系方式按照“邮编+地址+姓名(收)+电话”(如“+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区三街31号院8号楼壹中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小二(收)+”)的形式直接发送至悦读中医后台,小编会把精美好书寄给您。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
葱白,仲景经方中的“厨房药”
按揉这些穴位,补益心肝肾,减轻近视困扰
一图看懂糖络病的分期与分证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许跃远现代脉学精华(一)——传统脉诊在现代医学诊断中的实践与求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许跃远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