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要改变糖尿病必须要弄清这5个能改变的因 [复制链接]

1#
铜川市糖友之家-08-10

================

想要改变糖尿病?必须要弄清这5个能改变的因素

尽管目前人们患上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什么人容易患上还是有迹可循的。

总体而言,糖尿病发生风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个体具有的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这些因素又分为不可改变的和可以改变两部分。

为什么要把容易患糖尿病的因素分为两部分呢?

1、不可改变的因素①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器官发生老化、退变是必然趋势,发生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年龄≥40岁的人就迈入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行列中。

②家族史:

糖尿病是有遗传倾向性的,当有血缘关系的人中(特别是一级亲属中,如父母)有人患糖尿病时,无论确定糖尿病者年龄长幼,家中其他人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均增大。

③种族:

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种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并不相同,有些地区或者某些种族糖尿病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平均状态,这也与基因有关(也可以说是一种遗传了)。

华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也就是说华人对糖尿病易感。

④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史:

这是女性独有的预警机制。

在妊娠期间曾经诊断过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即使妊娠结束后,已经通过复查证实糖代谢状态恢复正常,年龄增加后(≥40岁)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明显高于同年龄但是没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

还有一些女性曾经生产过体重≥4kg的宝宝(所谓的巨大儿生产史),这种宝宝可能提示着母亲妊娠期存在血糖异常,只是当时未进行标准评估和规律监测血糖而未及时诊断,所以母亲也同样面对糖尿病的高危状态。

⑤多囊卵巢综合征:

年轻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个病一方面是月经不规律和受孕率较同龄人低,另一方面就是胰岛素抵抗,因此出现血糖代谢异常的比例较高。

⑥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

现在有一些证据显示糖尿病这种成人疾病有一定的可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如果宝宝在母体内被诊断为宫内发育迟缓,或者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在其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因此母亲在孕期要坚持规律产检,按照产科大夫的要求做,减少妊娠期不良事件的发生。

2、可以改变的因素①体重:

超重[体重指数(BMI)≥24kg/㎡或者肥胖(BMl≥28kg/㎡)都是引发糖尿病的关键因素,体重越大患病风险也越大,而且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等代谢综合征也和体重超标息息相关,反之减重后血糖会明显下降甚至正常。

②精神状态:

长期的精神紧张本身就会使体内激素分泌水平发生异常。现代人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长此以往很容易破坏机体平衡,诱发糖尿病或以抑郁症为代表的多种心理或者精神疾病。

在我国的患病率逐渐攀升,这些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另外很多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血糖。

③热量摄入过多:

全天进食的热量严重超标会促进和加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印象中人们往往是主食吃得多才会使热量超标,其实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模式西方化的现象日益凸显,表面上主食不多,细算起来油脂严重过量,实际摄入热量远远大于需求,使体重不断增加。

④体力活动过少:

现代人普遍运动量在下降,出门坐车,上楼电梯,而且很多职业都是属于久坐类型,一天内无意识的活动量明显不足,所以必须有意识地增加运动量,增加能量消耗。

⑤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噻嗪类利尿药、苯妥英钠、三环类抗抑郁药、女性避孕药、烟酸、二氮嗪、a-干扰素、B-肾上腺素激动药等。

这些药物分别治疗多种疾病,人们往往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和医生协商慎重选择至关重要。

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简要总结见表

不可改变的因素可改变的因素年龄:≥40岁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超重(BMI≥24kg/㎡)或肥胖

(BM≥28kg/㎡)

家庭史: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种群:高危种族妊娠糖尿病或巨大儿生产史

多囊卵巢综合征

饮食因素:热量摄入过多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体力活动减少:久坐精神疾患和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的药物

总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种类很多,其中一部分是我们目前办不到的,只能增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