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的话
早前,小芽写了一篇关于1岁以内不能吃蜂蜜(戳)的稿子,当时转发到朋友圈的时候,有不少人在下面评论:
「对啊,蜂蜜不能吃,有激素,会性早熟的!」
当时觉得真的是哭笑不得,不能吃蜂蜜明明是因为宝宝肠胃太娇弱,比较容易感染肉*杆菌的原因,和激素、性早熟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能一个一个手动回复,「不是啊,你点开文章看看」(嗯,现在还是可以点开来看哦为断奶竟连续一个月「喂*」,多少无知惨害了孩子)。
前阵子,我们看到群里又有妈妈在讨论性早熟的话题,面对一串「禁忌食品」,比如:
被激素喂养大的鱼、虾、鸡
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蜂蜜、豆浆
滋补身体的补品,比如燕窝、人参、冬虫夏草、蜂王浆等
给孩子的保健品、营养补充剂
被激素催熟的反季节蔬果
鸡鸭的脖子
这……还让不让人好好吃饭了……
那么,是时候科普一下,性早熟和食物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了。
刚好,小芽家有两个亲戚的孩子,都有性早熟的就医经历,于是我们结合案例,写了这篇关于性早熟的科普文章。性早熟需要草木皆兵,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吗?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我们家族的两个小朋友(分别是不同家庭的),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在同龄人还没有发育迹象的时候,都分别有了青春期特征。
男孩在10岁左右的时候,发现生殖器已经长出些许阴毛;而女孩则更早,8岁左右,胸部感觉隐约肿胀。医院儿科的内分泌科就医了。做了一系列检查之后,确诊都是性早熟。
什么是性早熟?
有哪些明显特征
平均来说,女孩在8-13岁之间开始青春期发育,而男孩的青春期会在9-14岁之间开始。如果孩子在早于以上年龄,就呈现出一些青春期的特征,就是有性早熟的迹象了。
♀女孩性征发育:
√胸部发育
√出现月经
♂男孩性征发育:
√睾丸和阴茎变大
√长出胡须,一般会从嘴唇上方开始
√声音变粗
女孩和男孩都可能有的性征发育:
√长出阴毛和腋毛
√迅速长高
√青春痘
√有成年人体味
以我们的就医经验来说,不需要满足多项特征,只要有其中一个值得怀疑的特征,都建议去就医确诊。事实上,性早熟发展也很快,及早确诊可及早处理。
如何确诊?
医生是怎么检查的
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医生需要安排检查一项一项排查,好对症处理。
观察身体器官特征
常规测量身高体重,看看生长曲线是否在同龄人范围内。
然后,女孩的话,医生会看看胸部发育,看看生殖器外观,询问是否有月经等;
男孩的话,看看是否有胡须、声线是否有变化,再看看睾丸和阴茎(医生还会拿出一串珠子来对比检查睾丸的大小程度[捂脸])。
查血,基本确诊
正常孩子的青春期发育流程是这样的:
到了合适的年龄,大脑产生一种名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物质,
这种物质刺激脑垂体产生另外两种物质:“促*体生成激素”和“促卵泡激素”,
这两种物质会刺激卵巢(女性)或者睾丸(男性),分别产生“雌激素”和“睾丸素”,
这两种激素直接促进青春期性征的显现。
而性早熟的孩子,无疑这两项指标会在正常发育年龄之前就飙升,查血这一步,基本可以确诊孩子是不是性早熟。
做核磁共振检查,排查脑部疾病
那么为什么会性早熟呢?有可能和中枢神经系统、肾上腺或脑垂体肿瘤有关的,所以需要通过做核磁共振排查(听到中枢神经、肿瘤等字眼不要惊慌哈,只是排查)。
如果是中枢性性早熟,那么大脑会提前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让整个发育流程提前开始。
比如说:
a.脑部或者脊髓有肿瘤
b.脑部或脊髓曾经受伤,比如手术、外力撞击等
c.脑部炎症
都有可能造成中枢性性早熟,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的确比较严重,但这种情况真的很少。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肾上腺或脑垂体有肿瘤,导致体内分泌过多性激素。
听到肿瘤二字也不需要太紧张,事实上我家的小男孩就是检查出脑垂体上有个小囊肿,但是因为对身体其他方面都没有影响,仅仅只是导致了性早熟,所以医生表示无须刻意去处理。
测骨龄(性早熟一般会影响身高哦)
性早熟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副作用」就是骨龄提前飙升,骨龄发育速度加快。
举个例子,同样是10岁的孩子,性早熟的孩子,骨头的年龄一般会检测出大于10岁,他的骨龄有可能是12、13、甚至14、15岁。
骨龄提前发育、且发育速度加快的坏处是什么呢,就是提前闭合,提前停止长高。也就是说,正常的孩子会花上很多年的时间来慢慢长高,而性早熟的孩子,会把这段时间压缩到短短几年时间。他们会在一开始明显高于同龄人,毕竟骨龄发育加速,但这种「好处」会非常短暂。如果不干预,很快,他就会停止长高,而被其他孩子反超赶上。
医生会和每个就诊的家长解释这个事情,所以很多家长积极治疗性早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孩子未来的身高。
性早熟和吃东西有关系吗?
上面提到的检查,如果在核磁共振检查环节,并没有查出什么病理上的问题,那么,性早熟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孩子从外界摄取了性激素,有的孩子是大量食用了含有激素的营养品,有的孩子误服了含有性激素的药品。
话说,医院的内分泌科的号真的好少,而且每个病人医生都要花很长时间看诊,长时候候诊,医院走廊里听了很多「故事」。
比如有个孩子,就是因为误服了家里的避孕药,把它当成“彩色糖豆”吃,而且一次吃了6片。2个月后,孩子出现了乳房着色隆起、阴道出血的症状。因为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就是雌激素,而且单片含量非常高。
也有孩子,爷爷奶奶从小就捧在手心疼,盲目给孩子各种进补,滥服滋补药品,什么人参啊、冬虫夏草等,这类补品成分不明,又可能含激素或睾酮,如果大量摄入,也有可能导致性早熟。
而有些孩子性早熟也有家族遗传的原因。
还有,太胖的孩子,性早熟风险也会大大提高。因为体内过多的脂肪会影响激素水平,特别是对女孩来说,有数据显示,超出标准体重10公斤的女孩,有80%的可能性会在9岁之前开始出现乳房发育。
除此之外,前文说到的鱼、虾、鸡、蜂蜜、豆浆、营养补充剂、反季节蔬果、鸡鸭的脖子等,里面「可能」所含的激素,在日常的正常饮食中,根本不足以达到导致性早熟的程度。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或者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这些食物能够导致孩子们性早熟,是否也可以满足女性们丰胸或避孕的要求呢?!其实没有嘛!
事实上,我们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从来没有告诉我们需要忌口。所以,平平凡凡的普通食物,才不要背性早熟的锅呢!
如何治疗?
心理干预不容忽视
事实上,性早熟本身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疾病。
有疾病肯定要及时治疗,但性早熟这个症状本身,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影响。更多的是对未来身高的影响,以及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毕竟同龄人还在懵懂天真的阶段,自己的身体却早于同龄人的发育进程,这种和同龄人节奏不一样的变化,是很容易导致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的。
所以,医生的治疗方案一般就是通过使用激素治疗的方法,抑制孩子体内的性激素持续发展,尽量使它回复到正常水平,达到延缓骨龄成熟(为长高争取更多时间)和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放缓和同龄人发育不同步的脚步)的作用。
目前激素治疗一般就是肌肉注射药物,也就是打针。
医生会看着血液指标和骨龄指标,来调整药物的剂量,一般一个月打一次,几个月要复查一次指标,来验证药物剂量是否有效,剂量要再多一些?还是可以少一些?所以性早熟的就诊过程非常漫长,少则两年,多则三四年,而且药物费用不低,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
再啰嗦两句
性早熟的确比较「重女轻男」,更「青睐」女孩,有数据表明,女孩性早熟的可能性比男孩要高9-10倍,医院走廊里看到的,也的确是女孩比男孩多得多,真的就是几乎9:1的比例。
这也说明了,性早熟和日常饮食的关系真的不是太大,毕竟男孩女孩吃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日常饮食方面,尽可以放宽心,脱离了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只要孩子不是特别偏食,都不存在大量摄入性激素的风险。如果我们坚持购买合格的食物,保持饮食结构全面均衡,因为食物导致性早熟的风险是很低的,没有必要因此对食物心存疑虑。
反而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