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李蔚汪佳佳
年,华丰造纸厂在安吉建起的新厂,正式投入使用。而百年老厂,一点点在隐没……
点击↓↓↓看百年华丰的视频
华丰造纸厂,旧址位于杭州拱墅区和睦路号,前身是年成立的“武林造纸厂”,年更名为“华丰造纸厂”,是中国造纸产业的骨干企业。
钟黎明老早就盯上华丰了。他拍过好多搬迁掉的老厂,杭钢、杭棉、杭玻,而华丰是杭州主城市最后搬离的一座大厂。作为杭州摄影圈里资深又知名的摄影家,年老厂停工后,他并没有急巴巴地进去拍,直到大半年以后,脑子里的计划浮现成形——
年初的一个下午,钟黎明背上随身的包包,去了老华丰,先在厂区里逛了好几圈,到处转悠,可包里头的相机一次都没摸出来。
他在找。直到落日熹微,钟黎明瞅见了老厂房房顶一角的大喇叭。那一天,老钟只拍了这一张照片,就在咔嚓声响起的那一刻,百年华丰的记录也开启了。
这些记录,你在这本今年刚出版的《百年华丰》摄影集里就能看到。翻开它,相当翻开了一部百年工厂的口述史,老厂一百年沧桑和风华往事,一点点还原。
怎么拍出华丰这百年
华丰厂年春天搬迁,而钟黎明拍摄,是从年年初开始的。中间这近一年,他在做拍摄计划,他要拍出一个完整的华丰。
钟黎明找到一个好搭档,当时华丰社区的*委书记应玉兰。
“一次散会后,我们碰到,他提了一句,说要一起拍华丰厂。”应玉兰一口应了下来,但没想到,老钟两天后就找上门来了。
华丰社区,原本是上世纪80年代华丰造纸厂的集体宿舍区,楼上楼下住的都是早已认识了大半辈子的老同事。在这里“当家”的应玉兰,虽然是外来的,但对华丰的了解,就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一样。
年,华丰创办时从美国进口的设备——一号造纸机
两人商量,华丰经历的四个阶段,都要有所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华丰造纸厂公私合营,一起搞大建设,艰苦奋斗的华丰职工还为中国人民志愿*捐献了三架战斗机;
上世纪80年代,华丰最旺盛的时候,那时流行一句话“找工作到华丰,找对象到杭棉”。曾经的华丰,风头强劲如现在的互联网巨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华丰引进外资,提升技术,华丰人用天证明了全国骨干企业的实力,以最快速度制造出一条能生产出高档卷烟纸的生产线,纸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替代进口纸的首选产品,
进入新世纪后,华丰厂享受改革的红利,通过整体公司制改革,成立浙江华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这么丰富的历史,如何体现?
在华丰随处可见这四句标语
到处可见的华丰精神四句标语,华丰人都会背;
24小时不打烊的食堂菜票,每个年代的版本都留下来了;
曾经的安全帽,是用藤编的,轻便又透气;
还有画面中那多位华丰人,有的穿着厚厚的大衣,有的穿着夏天凉快的短袖工作服,有的披着春秋最适宜的外套……
这一组《百年华丰》,拍摄了整整一年多。
所有取景他都思考过
拍摄之初,老钟就跟应玉兰说,“平时我要上班的,拍照基本是早中晚,还有,你的双休日我也征用了。”
就这样,拍了一年。
老钟在采集老工人的讲述
五点起床,六点前,老钟就已经站在了华丰厂大门口前面。保安开门后,还要派个华丰人跟着他,正在拆除的厂房,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巨大的机器,一停下运转,就像被抽走了灵*,老钟拍下表面龟裂的操作箱,但上面的按钮,红的绿的蓝的*的,鲜艳地像宝石一样;
厂区幼儿园黑板上的字刚擦了一半,孩子的画只有一角粘在墙上,一阵风就能把它带走,老钟拍完后出来,门上贴上了白纸封条;
设备处的黑板
他拍老厂房的春夏秋冬,藤蔓爬满的绿墙,厂房前枯草堆未融的雪,绿荫下的消防车队,空地上拿着电焊枪拆除机器的工人……
华丰厂里喜欢拍照的也不少,比如安保处的老吴,也加入了老钟的拍摄团队,团队里还有其它摄影爱好者,航拍器也上场了三次。团队里的人轮着来拍照,但只有老钟是天天不落下。
也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应玉兰记得,那天她远远看到老钟站在整个厂区最高的石灰窑塔上,等那个光,等着拍一张厂区的大全景。
一周前,我们跟着老钟回到华丰厂,那里只剩下一块很小的区域。跟着老钟,穿过办公楼后比人还高的蒿草,钻进小食堂里一条黑黑的通道,绕过正在施工的围墙区,最后来到和睦路上。
“这才是当年的大门口。”老钟说,他指指百米开外的石灰窑,“那个也是少数留下来的。”
折返时,发现一个废弃的厂房。“这里有围墙封住的。”老钟说,但他的脚步没有停,不久就传来“这墙开了”。我们跟着进去,废弃厂房里到处是机器残件,老钟一个个报着名字,只是我们都听不懂。
“等会儿我要再来一趟。”正午的阳光下,老钟用手机先取了一张景。
应玉兰说,老钟拍华丰厂所有的取景都是思考过的,有时候他看到一个景,就在想,这里,我应该在哪个季节的哪个钟点来拍。
冒雪登高拍摄
老钟拍摄正在拆除的厂房
冒雪登高拍摄
淘到了最宝贵的东西
这一年多里,老钟还做了影像采录,他就像在给老华丰做一个口述史,光是影像素材就有多分钟,最后剪成30分钟的短片。“真是要弄死人了。”
在车间里采集工人讲述影像
这里头的多数人,是应玉兰找出来的。她按照两人商量好的计划,一个个电话,一趟趟派车,把一位位离开的华丰人召唤回曾经挥洒过汗水的这片土地。
华丰创始之初老照片
金润庠(xiáng),华丰开创之初的实业救国者,他接手华丰没多久,就把在美国的儿子金志朗叫回来,振兴纸厂。
金玉如与老伴
应玉兰找到了他的孙女金玉如。金玉如从平静地讲述开始,直到抽泣着靠在老伴身上,泪流满面。
“华丰人讲到最后,眼晴都会红,有的哭得收不了场,有的眼泪冒一下又收回去了。”应玉兰说。
一对退休的华丰职工夫妻
华丰的方家姐妹
老钟的镜头里,有姐妹,有夫妻,有一家几代人,也有老师傅带着已成骨干的高徒们。他们从有些不自然的难为情,到越讲越奔放,最后是满脸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母亲和三个女儿都是华丰的职工
师傅带着两个工程师徒弟在当年工作过的机器前留影
这里头藏着师徒的情结,匠心的传承。华丰有着强大的设备处和科研处,一代传带一代。有的老工人虽然不懂英语,但看得懂进口的机器,讲着地道的英语专业用语。
这里头藏着对企业如家的情感。
医院出生,从华丰幼儿园读到华丰高中,再去外面深造,又回到华丰;有的人在华丰生根有了家,孩子就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长大。回看人生,很多华丰人是感恩的。“一家老厂,搬了就搬了,他们默默承受,把情感埋了起来。但现在通过这种方式,把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感给挖了出来。”
老钟与工人们交流
老钟与退休老工人讲述拍摄要求
有位上世纪70年代的老厂长解家善,应玉兰邀请了他半年。最后,在拍摄尾声,80多岁的老人还是从深圳赶了回来,带着他任期间的奖状、荣誉。这次拍摄触动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十几年都没回来的他,现在每年他都会来华丰社区住三个月。
被摄入了老钟镜头的华丰人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也邀请华丰人的子女入镜。”钟黎明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陪着父母、爷爷奶奶接受拍摄采访。老钟发现,这些华丰二代、三代、四代,也感受到老一辈人的价值,找寻到沉落在普通华丰家庭记忆深处的闪光点。
“这是我们淘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应玉兰和老钟都相信,华丰人的精神光环还会一代代传下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