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影视剧里,古代教书时让学生们摇头晃脑地读 [复制链接]

1#

现今我们看影视剧,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教书先生在私塾里教授孩子们读书,孩子们和私塾老师在读书的时候都在摇头晃脑的读,这似乎跟现在的学生们读书与背诵课文不太一样,那么在影视剧中所表现的这种情况是真实的吗?

按照现在专家的推断,这确实很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情形,因为不光在文献中有记载过这种情况,在最能表现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些戏曲与说唱里都有对私塾学生们读书的表现,那么古代读书人为什么要让学生们在读书的时候摇头晃脑的读书呢?这么读书方式又有什么好处呢?

摇头晃脑的读书是为了增加记忆

在儿童们上私塾的时候,最开始要学的是基础读物。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种读物合称《三百千》,再加上《笠翁对韵》、与《朱子治家格言》、《童蒙集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等,这些读物起到的作用是普及基础的知识,让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基本的社会规矩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再加上还需要认识一部分的字,才可以较好的完成少儿时期的教育。

这些课程相当于我们现在小学的课程,教授的知识不能太深,主要以寓教于乐为主,能够背诵即可,不太要求理解。像《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百家姓》这些书本都是古代有文化的人专门编辑出来用来教育少儿的教材,朗朗上口,富有教育意义,好记好背。

由于古人在编辑的时候考虑到诵读的时候的方便记忆问题,采用合辙押韵的办法,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记得也快,减少了儿童接受的难度,增加了记忆的速度,朗朗上口的古诗文就会让人不自觉地配合古诗文的旋律摇头晃脑。

在经过长时间的合辙押韵的思维训练后,才有可能对以后系统的学习《四书五经》这些书籍形成一种对韵律的感觉。《四书五经》里开篇的诗经就很有韵律感:开篇的《关鸠》就是非常朴素的民间感情描写,这让很多学问都能寓教于乐的传达到儿童的思维中,有利于教育普通大众向上与向善,维持社会稳定。

在学习中我们大人都会经常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更不用提自制力较差的小孩。古人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发现让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跟随古文的节奏摇头晃脑,更不容易让孩子们分神,能更集中的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之中。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私塾老师在教学之中的一个规矩。

其实现在的很多教育方法应该逐渐向古人去学习,现在的科学就发现,人在专注思考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小动作。而现在的教育观点认为这些小动作是不注意上课听讲的,其实孩子们很有可能是在思考问题。就像佛教在念经的时候,是要求心无杂念的,一般和尚在念经的时候不光要诵读经文,还随手拿着一个佛串,用手来盘转佛串,更能够集中精神去除杂念。

摇头晃脑更让孩子们可以有节奏地活动,更能体会编纂者在编纂的时候对于韵律的把握,不但阻止了孩子们开小差的可能,还可以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监督孩子们学习,这样做一石二鸟,对于教育孩子来说以一项非常好的方法。

古代的书籍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在中国古代读书,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搞懂“句读”,这在少儿读物《三字经》中对于少儿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明句读”,如果不明白句读就会对古文造成误读、误解原意的情况。《师说》中就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句子,用来说明句读的重要性,古代私塾老师在教授学生们的学习时为了方便学生们理解,通常给学生们在句子结束的地方画圈,方便学生知道句读。这也就是今天标点符号的由来。

那么没有句读中国的古人是如何分辨句子的呢?中国古代文化开始的时候,很多文字都是刻在竹子做成的竹简上,编纂成册,要求文字言简意赅,能省则省,于是中国的古人就指挥的开发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的用很少字来表示很多的意思的文化语言。等到造纸术发明后,中国的造纸也十分困难,为了节省纸张,这种习惯就流传了下来。为了节省字数,古文只保留了最关键的部分,所以没有标点的古文只能依靠读出古文的韵律来理解古文的意思,根据文章节奏摇头晃脑,可以更加块的了解到古文的节奏,明白古文的句读,在以后就能通过读文章,不用句读也能快速的看明白文章的意思。

在孩子们长久阅读,形成思维习惯与身体习惯后,就不再需要刻意的句读来分辨句子的意思,通过身体与思维的双向感知,就很明白的知道那里应该停顿,那里应该链接,经过这样的训练,给书写省下了很多的麻烦,省下来大量的纸张与费用。

为了缓解读书的疲劳、符合孩子们的天性

古人读书极其刻苦,古语讲,十年苦读,才能一朝得以上得考场。在古代要想考中一个进士是相当难的事情,录取率是今天大学的上百倍,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不然也不会有范进中举那样的事情发生了。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整日读书,古代读书人竟然很少出现颈椎病与近视的情况。我们今天很多上班族都会被这两项不大不小的疾病所困扰,但是古人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在古人当时的营养条件与照明条件都不如现在的情况下,为什么古人的颈椎与眼睛大多数都非常健康呢?

因为古人在小的时候上私塾的时候在诵读古诗文的时候就形成了摇头晃脑的习惯。现代医学在教上班族如何预防与缓解颈椎病与近视的时候,都是让我们头在空中划“米”字,眼睛四处活动,而我们的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这种方法,让我们一代一代的读书人避免了颈椎病与近视眼的困扰,这就是我们古人的智慧。

人在儿童时期仿佛有着无限的能量,儿童时期好动是儿童的一大特征也是儿童的正常生理现象。古人把人的儿童时期比喻成春天,活泼柔软,灵活有趣,对于儿童来说如何才能让他们能够接受枯燥的知识,抑制住他们的躁动的小心灵。

中国的古人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是威吓,打手板,另一方面也根据孩子的特点,编纂有趣的科教书本,使书本的内容朗朗上口,可以摇头晃脑的读,就像儿歌一样,符合儿童好动的天性,提高儿童读书的乐趣感。古人用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尽可能做到了快乐教育,我们印象中的刻板的古人,也在生活中迸发了不比今天差的智慧。

摇头晃脑的诵读可以防止学生们上课开小差,交头接耳,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很多开小差的学生通过身体有节奏摇晃更容易稳定住自己的专注力,一旦他分神或者交头接耳,就很容易被老师发现,就会遭到惩罚,老师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管理好学生。在古代老师严格的要求下,很多学生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能够成为国家的官员,为国家做过贡献打下了基础。

结语:

摇头晃脑诵读不是现在影视作品的杜撰,而是在古代就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有着这么多的好处,是古代教书育人,培养健康、有学识人才的重要一项教育方法。古代人用自己的智慧达到了今天很多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今天很多孩子都出现了近视的问题、身体歪斜的问题、颈椎前倾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多教育条件比较发达的地区非常多见,已经引起了不少社会上公共人士与国家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但现在这个问题却没有什么办法去根本解决,还在往愈演愈烈的方向上发展。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学习的时间并不会比今天的孩子学的少,教育资源与科学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他们还巧妙地避免了孩子因为读书出现很多身体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还需要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智慧与经验,更好的根据孩子的需求去引导孩子正常而快速的发展。避免现在孩子身体因为教育的不平衡而出现问题,至少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上,对于古文与古诗,能够推广这些摇头晃脑的学习办法,让孩子们尽量在快乐的环境中学得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三字经》

《昌黎先生集》

《朱子治家格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