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碳从业者前几年苦哈哈,如今熬到了春 [复制链接]

1#
咋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特斯拉靠卖碳积分赚了16个亿!有个办法能让普通人像特斯拉一样挣钱……只要打开想象力,就绝对不会错过这次碳中和的风口。”抖音上一位百万粉丝的大V说道。

短视频下,网友纷纷留言:“我老家四面围山,那我现在要咋弄呢”“刚拿到碳管理师的证书,怎么变现呢”……

“双碳”成为热词后,直接或间接帮助减碳控排的行业和岗位,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就连之前冷门的碳管理,都成了“大热门”。

有专家预测,到年,与双碳相关的从业者可达万人。而且,从业者的晋升速度也很快,从实习生到区域负责人只要3~5年,早几年进入行业的人,有些甚至已经成了“老总”。

双碳行业真的是一个好去处吗?碳汇、碳管理、碳金融等业务的前景如何?无论是高校毕业生,还是其他行业的创业者,都可以从事相关工作吗?以下是双碳从业者的真实故事。

一、疯狂自学成“碳内行”

两年前,于悦在某公司做品牌运营,但面临“传统行业倒逼”,32岁的她开始考虑新的出路。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的一句话让于悦有了新思路。

书中提到,谈到气候问题时,人们总把矛头指向汽车,但实际上,生产、制造钢和水泥的生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0%左右。

由此,于悦对“双碳”产生兴趣。作为外行人,她先是一口气买了15本碳业务相关的书,作为专业知识“打底”。

后来,她还自费报班,接受温室气体排放、碳资产管理等业务方面的培训。但市面上现存的课程大多仅停留在科普层面,并未涉及低碳背后的技术支持、商业架构、业务模式等。

为此,于悦特意找到四川大学环境专业的教授,向他学习相关知识。“高校教授更清楚低碳技术的研究价值,双碳政策的真正含义,以及一些重大课题。”

与双碳相关的国家政策、行业分析和专家论坛陆续不断,她也找了五六千篇文章来阅读。

这之后,于悦才决定转行进入“双碳”行业,并在去年7月入职成都的一家科技公司,做碳核算软件产品的设计和咨询业务。这家科技公司背后的实体是某钢铁集团。

得益于入职前的充分准备,于悦上手很快,且日常工作中,还有几位实战派前辈和学术型专家做指导,入职半年后,于悦被提升为低碳战略总裁,开始负责管理团队。

目前,她的团队有20多位成员,包括5人专门做碳盘查、碳资产管理软件或算法开发,6人做产品研发,4人做碳咨询,2人做碳交易,2人做碳资产管理,其他的是项目经理、市场人员。他们来自钢铁、火电、化工等行业,学的是计算机、环境、机械、建筑、金融等专业。

“双碳”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我目前还是每天都在疯狂地学”,于悦自己也还在学习中。

二、有时候每天要接待两三拨客户

从去年7月到今年4月,于悦做了五六十次碳相关的咨询,有时候每天要接待两三拨客户。其中,有1/3是政府客户,以林业碳汇、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为主。

行业内,林业碳汇是最“抢手”的项目,大多数公司最先接触到的都是这类项目,很多新公司也只做这类项目。

碳汇,其实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把“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很多县城政府人员会主动跟全国各地的碳汇开发公司接洽,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工作。

针对咨询的项目,于悦会给客户进行政策和行业分析,并到当地初步摸查控排数据和问题。这意味着出差是常事。

“非专业的人过去沟通的话,当地县城的领导或业主方会觉得不专业,可信度不高,谈成的可能性也不高。所以我们一般都要自己去现场。”

有些项目来自钢化工厂、火力发电厂、造纸厂等传统企业,他们的公司往往地处西部偏远地区,但为了给客户提供真实有效的减碳降排或碳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于悦还是会去走访一线,实地观察。

这些解决方案都有模板,所以业务有的也可以低成本复制。另一种情况是,不少新成立的公司会“挖”一位有实操经验的专家,带几位大学毕业生,然后就可以开展碳咨询业务了。这类公司还会通过“挂靠”接地方政府的项目。

不过,于悦也承认,咨询单量确实很多,但最终能签约的是少数。目前,她手头已签约的项目有5个零碳智慧产业园,3个认证,2个零碳景区,2个碳资产管理,4个碳交易。

三、很多人连概念都没搞清楚

于悦接触的求职者或同行中,很多人其实对与双碳有关的概念并不了解。

“真正把碳核查、碳盘查、碳资产管理这些概念吃透的人,大多来自老牌机构、大型电厂,他们更理解传统行业的工艺流程,所以做碳资产管理的公司会倾向于招这些行业的人。”

就碳核查而言,需要从业者有一定的理工科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一般经过1年左右的历练,就算入门了。

很多公司都想从碳核查这个低成本的业务开始,进而切入到企业客户的内部,再慢慢开展其他业务。

于悦认为,可以通过提供延伸服务来提高业务的整体利润,比如多做一些碳资产管理或交易。

所谓碳交易,简单来说就是将低排放企业的排放额卖给有需要的高排放企业,并从中收取居间服务费。“交易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每天跟买家和卖家打交道,尽可能多地掌握买卖碳的信息。”于悦称。交易员会盯着市场,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跟炒股一样。

很多公司的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由同一个人来负责。它们都涉及拆分、优化资产,提升收益,降低成本,会用到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但在他们公司,这两项业务分别由两拨人来负责,“毕竟交易比较繁琐,还要教买家开户、买入的最佳时间、交易流程等”。

碳咨询业务之外,从业公司能开展这两类业务的话,营收数据也会明显提高。比如,碳资产管理包里大概有10项服务,一年的费用就30万以上;再给客户做碳交易服务,收费就更高。于悦现在手里的项目平均收入是四五十万,最大的项目达到上百万。

年以来,通过政府招投标做碳核查的老牌机构,在行业内被称为“内核的碳圈”,近一年,受政策的正向影响,内核碳圈的业务量增加了3~5倍,并在各地建立分公司。而有5年以上经验的从业者,有些人也已是公司高管或分公司总裁了。

四、双碳公司“突然”受资本追捧

年,“双碳”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早几年就开始做双碳相关业务和技术的公司,终于熬到了属于他们的春天。提供土地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可降解塑料等服务的公司,也纷纷增加“碳利用”“碳中和”“碳转化”等相关业务。

同时,受中美贸易关系、新冠疫情的影响,加上国家对教培等行业的政策引导,投资公司更愿意把钱投给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科技公司。与双碳相关的科技公司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当时,我们就想着怎么活下去且尽量活得久一点。”碳能科技的CEO王帅回忆起那几年的日子,语气中满是辛酸,“最少的时候,我们账上只有3万块钱……为员工发工资愁得不行是常事。”

碳能科技正在做的研究就是关于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实现经济正向的碳循环。“二氧化碳本身售价是几百元一吨。但通过开发新路线,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燃料或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如合成蜡,市场价格可达元/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固化了二氧化碳。”公司技术负责人、天津大学康鹏教授解释道。

康鹏,年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化学博士。期间,他主要研究负碳技术,和导师及实验室同事开办公司,推广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绿色融冰剂的技术。年,他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太阳能燃料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年,33岁的康鹏选择回国创业。

起初,他们都觉得,他们能做这件事情,但很快就被现实“啪啪打脸”。

几年前,碳技术综合利用领域还不被资本普遍认可,国内大多数投资人只能看懂咨询服务、资质认证之类的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从事碳咨询业务且存续时间长达5~10年的公司中,广东有家,北京有73家,上海有家;近一年内,以“商业服务”形式开展碳中和咨询管理业务的新公司数量也不少,其中广东有家,上海有家,北京有家。

王帅等早期给投资人讲“碳转化”“零碳能源”等概念时,甚至被质疑是“水变油”。没办法,他们就通过参加清洁技术大赛、创业公司比赛等方式,让外界更多地了解他们。幸运的是,他们在年拿到了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两年后拿到一份1,万元的股权投资。

王帅说:“万元对真正搞研发创新的科技公司来说,根本不够用。”6年间,公司三位创始人先后把自己家的房子拿去抵押,换来几百万的资金用于购买研发材料,给员工发工资。

在政策红利下,年12月,他们的公司获得万融资,今年又有资本方追加。短时间内,资金不再是公司发展的限制,公司很快拓展到40多名员工。其中,有几位海归博士,其余多数是硕士毕业。“本科生来了,在实验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可以做技术员的工作。”

“我们赛道上的竞争对手还在早期实验室阶段,而我们实现了产业化,所以资方才愿意给高估值进来。”王帅解释称,现在市场政策的预期已经来了,但是真正有能力去“切蛋糕”的技术还很少。

同时,公司业务也变得相对“变热”,尤其在跟目标客户沟通交流时,基本都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双碳’涉及很多技术,一定要实现多元化,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把行业做起来。这样,国家才会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王帅说。(作者:杨羽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