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学习书法,必须以临摹为本给孩子的 [复制链接]

1#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书法的乐趣:梁启超“写字虽不是第一项的娱乐,然不失为第一等的娱乐。写字的性质,是静的,不是动的。与打球唱歌不同。喜欢静的人,觉得兴味浓深。喜欢动的人,亦应当拿来调剂一下。起初虽快乐略小,往后一天天的快乐就大起来了。”练习书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定静练习,可以使孩子内心澄净,生出智慧。现在的书法爱好者众多,书法培训班林立,但,学习书法究竟有哪些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描红、临帖、摹写等固定练习之外,孩子更应该了解的练习心法是什么?下面请看书法史研究学者刘涛在《给孩子的书法》中如何为小朋友和家长讲解书法练习的诀窍:书法以用笔为上。笔法是由书写动作来实现的,而且笔法存在于活态的书写动作之中。临摹古代名迹,我们可由名迹的形态追踪古人书写的手势动作,经由书写的动作学习活态的笔法。由形态追踪古人书写动作,影写的摹书是最为便捷的学习方法。刘涛年生于汉口。年初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年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任教,年退休。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和研究。著有《书法谈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书法鉴赏》《中国书法》《极简中国书法史》《字里书外》《古今同观》《给孩子的书法》等。学书的方法学书的方法不外临与摹。“临”是对帖移写,“摹”是用纸罩帖影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临帖临书不受载体材质的限制,竹木、纸帛都可以临写,在砖上墙上地上也可临写。摹书须用纸。汉代发明造纸术,制作逐渐精良,晋朝时普遍用纸写字之后,南朝人开始用纸影摹古人名迹。受此启发,人们学书也采用摹写的方法。摹写“临”与“摹”,宋人合称“临摹”。临与摹的功能,互有短长。南宋书家、文学家姜夔(kuí)总结两条:姜夔南宋书家、文学家其一,临书,不易得到古人的间架结构,却容易得到古人用笔的意趣;摹书容易学到古人的间架结构,但难以学到古人用笔的意趣。其二,临书易于深入,摹书容易忘记。宋朝(—)以来,学书都是先摹后临。明朝(—)中期书家丰坊说:丰坊明朝书法家、篆刻家、藏书家“初学者必先摹而后临。临而不摹,如舍规矩以为方圆;摹而不临,犹食糠秕而弃精凿。均之非善学也。”清朝(—)时,幼童习字细分四个阶段:描红字、写影本、摹帖、临写。描红具体做法是,最初描红字数月,继而写影本二年余,再用油纸摹帖,摹熟后,对帖临写。每日临写大楷数十字,小楷数十百字。这四种方法,由易而难,循序渐进。至十二岁后,每月三四整日写字,练习用笔娴熟和动作快捷。“写影本”与“摹帖”,都是用透明的薄纸覆在字样上影写,但底本不同:影本是当时人书写的范本,摹帖之帖则是摹前代名家书迹。好的影本也可以长久摹写,与“摹帖”效果相当。现在,小学生练习毛笔字,描红字之后就临帖,舍弃了事半功倍的“摹帖”之法,很是可惜。“摹帖”是效果显著的学书方法,不但宜于初学者,即使跨过初学阶段,也可利用摹帖之法追踪笔势,追踪古人的书写动作。由书法形态追踪古人的书写动作临摹古代书法名迹,是依照笔画形态学习笔法,搭构笔画学习结字法。临摹之际,往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