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驾崩,三岁的溥仪继位。他的父亲醇亲王载沣,被封为摄*王。
为了给自己办个体面的就职大典,载沣派人到内阁大库,查阅清初多尔衮的摄*典礼档案。
清朝的内阁大库,位于故宫博物院东南角,是两排并不起眼的旧房子。明清两朝的所有内*外交,公文秘档,全都存放在内阁大库之中,俗称大内档案。
载沣派去查档的官员,面对如山又杂乱的档案,根本无心细查,却还上奏说,大库内堆积大量没用的档案,不如焚毁。
哪知,竟收到批复: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焚毁。就这样,原本属禁忌之地的内阁大库,突然敞开了大门,进去的官员一边整理,一边时不时还私自拿走几件。
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反正也要被焚毁了,少一两件也没人发现。这时,任学部参事的罗振玉可急坏了。
罗振玉号雪堂,中国古文字学家,爱好收藏。与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一起被称为“甲骨四堂”。
罗振玉深知大内档案的重要意义,想到即将被焚毁,他心痛不已。情急之下,找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内阁大学士兼学部大臣,张之洞。
张之洞也很为难,毕竟是上面批下来的。罗振玉据理力争,终于张之洞同意让他悄悄的,把档案保护起来。
可这些档案要转移到哪里?如何转移?这时罗振玉想起一个地方,那就是国子监。国子监原本是举行科举考试的考场,自打科举制度废除后,这个地方就空了出来。
就这样,大约15万斤被称作无用的大内档案,足足装了满满麻袋。全都由罗振玉自费雇人从紫禁城,搬到了国子监。
年,北洋*府教育部,在国子监设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这麻袋档案,就成了历史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
之后,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迁到故宫午门楼,大内档案也随之迁移。
年,北洋*府财*空虚,到了发不出薪水的地步。结果,那麻袋大内档案,竟以银元的价格,卖给了北京同懋增纸店。
此时的罗振玉,虽然家住天津,但因爱好收藏,所以只要去北京,就会到著名的琉璃厂文化街去转转。
这天,罗振玉在琉璃厂,一家卖字画的小摊前愣住了。他一眼就看到了明代揭帖(内阁直达皇帝的一种机密文件,从张贴公布的“揭贴”也就是告示,演化而来)。
还有朝鲜对中国进贡的贺表等,这些东西明明应该保存在故宫里的,为何出现在琉璃厂的小摊上?
罗振玉再三追问,小摊老板才告诉他,是同懋增纸店从历史博物馆收的。罗振玉又气又急,赶紧找到纸店掌柜程运增。
哪知程运增只留了一小半档案在库房,一部分被卖到了琉璃厂文化街。其他的都已运往唐山、定兴的造纸厂,准备通通化浆造纸。
罗振玉当即许诺,马上通知造纸厂,把档案拉回来,他愿出三倍价钱买下来。虽然还是损失了一部分,好在还是拿回来约麻袋。
大内档案又一次,让罗振玉给保住了。
几年后,北洋*府财*状况稍有好转。他们又想从罗振玉手中,回购这批档案。同时日本人也盯上了这些档案,很多外国人也想要购买,但都被罗振玉一口回绝了。
罗振玉对大内档案,进行了精心的整理。从中发现满、蒙文的辽、金、元事例的秘稿史册。
内容涉及“边务战事”的明代题本稿,清初开国要略,清代皇帝的朱谕批折,以及同朝鲜、琉球、安南等的题表档案等。
通过整理,罗振玉编著了《史料丛刊初编》10册,公布了许多稀世档案。还汇编成了《大库史料目录》6编、《清太祖实录稿》3种、《史料丛编》22种等。
但面对小山一样的档案,上了年纪的罗振玉越来越力不从心,当初为买这些档案,倾家荡产又举债,后来连库房的租金,及雇人整理维护档案的费用,也无力承担了。
万般无奈,罗振玉只好将这些大内档案,转卖给当时的收藏名家李盛铎。罗振玉与李盛铎约定,也是他愿意交易的唯一条件:这些档案无论如何,不能卖给外国人。
之后,李盛铎也整理出了不少珍贵的档案,但他也实在无力将这些档案全部整理完。年李盛铎将大内档案,转卖给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又将大内档案分成三批运到了台北。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经过多次转卖移交,大内档案只剩下多万件,大多集中存放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至此清宫大内档案,颠沛流离长达半个世纪后,终于有了归宿。
不敢想象,假如没有罗振玉的保护,这些珍贵的秘档,很难逃脱被毁掉的命运。
根据这些大内档案所整理出来的《满文秘本档》、《清代金榜》还分别于年和年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工程,并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有历史才有现在。好在,如今的我们越来越强大,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去守护好它们;也一定会像罗振玉那样,将保护文化历史遗产的使命和责任感,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