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汉阳造纸厂,藏着几代李焕英的青葱岁月
TUhjnbcbe - 2023/1/17 19:28:00
                            

以下文章来源于好玩武汉,作者长江日报

好玩武汉

走进城市深处,探索城市秘境,和你一起走进一个不曾多见的武汉,一个乐享其中的武汉,一个越来越好玩的武汉

春节上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持续走高,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影史纪录。

湖北姑娘*在她的电影处女作中,用真挚而平淡的亲情、有磕绊但更多是牵挂的邻里情、朴实又单纯的爱情,打动了无数人。而片中的“胜利化工厂”拍摄取景地——襄阳卫东机械厂也一度爆火,成为大家抒发感情、感怀青葱岁月的场景。

曾经一个大型工厂就能圈起一个小小的世界,武汉也有不少这样的“情怀大厂”,位于武汉西南市郊的“汉阳造纸厂”就是其中一个,这里时间很慢人很近,砖瓦林荫间是几代人的“汉纸情怀”。

“纸城”养育三代人

这里曾是武汉的骄傲

据《汉阳造纸厂志》记载,汉阳造纸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兴建的第一批现代化国营工厂,也是湖北省最大的造纸厂,年破土动工,年建成投产,曾为推动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有过不少辉煌的奉献。

汉阳造纸厂的宁静生活区。

汉阳造纸厂兴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繁盛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因种种原因而停产。辉煌几十年之后,属于汉阳造纸厂的时代落幕了。

记者抵达汉阳造纸厂前的沌口街马路时,只见一侧厂区已变身成房地产项目,绿色的围挡包裹住厂大门,另一侧的老汉阳造纸厂生活区楼房不超过六楼,红瓦红砖或水泥平房与旁边已高耸起的楼房形成强烈反差。

“在全国造纸行业中,汉阳造纸厂创造了许多‘第一’,这是我们厂的骄傲。”今年66岁,在汉阳造纸厂生活了66年的肖大哥说,这里曾被称为“纸城”,繁荣程度曾远远超过钟家村、王家湾,“就像一个相当繁华的小城市,在全省都蛮有名气”。

肖大哥的父辈,就是汉阳造纸厂光荣的工人,他和下一辈也是如此。像他这样的家庭,在汉阳造纸厂多得数不清,“纸厂养育了我们,我们也为纸厂贡献了一生”。

红砖红瓦老房子

是“汉纸人”永远的根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绝大多数曾是工作在汉阳造纸厂的职工及家属。

现在有一批老工人留在了这里,把生活过成了一首悠然的诗歌。一些年轻人则走出去重新择业,但纸厂仍是他们*牵梦萦的地方,隔三岔五就要回来一次,“住在外面,就更加想念纸厂的邻里情”。

走进这片生活区,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街两侧的早点摊冒着热气,路旁的菜农整齐码放着新鲜蔬菜,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综合超市”里啥都有;街坊邻居打着招呼相互问着“过早冇”,好像所有人都相互认识,街坊就能站在路边唠半天嗑;曾经的职工俱乐部小平台上,阿姨们随着音乐跳着广场舞。

汉阳造纸厂的宁静生活区。

汉纸中路上不知道开了多少年的小卖部里,曾老板和爱人一直都在,在这里度过了整个童年时光的90后姑娘恬恬,打从三四岁起就知道拿着零花钱,和姐姐妹妹们踮着脚,用稚嫩的声音对曾老板喊着:“爷爷,我要一根棒棒糖!”那时,她觉得这小卖部收银台好高好高,一买就买了20多年,小卖部收银台也慢慢“变矮”,直至齐腰。

灌一瓶玻璃瓶装的纸厂饮料厂生产的菠萝汽水,骑着车和小姐妹们到运动场撒个欢,去职工电影院看场电影,到招待所后的花园里玩“过家家”,去综合超市里小心翼翼挑选一根心爱的钢笔,再到碟屋里租盘光碟,晚上拉着妈妈的手,提上一桶衣服毛巾,跟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去澡堂洗澡,这是恬恬对童年的记忆。“现在我的宝宝一回到这里,就开心得不行,看着宝宝仿佛看到了我自己。”

如今,由于老厂区已拆迁,运动场、电影院、澡堂已不复存在,建于年的职工俱乐部也变成了社区服务中心,医院、菜场、超市、理发店、餐馆等配套设施还有,不大,却也能用,红砖红瓦的老宿舍楼阳台上,被窝衣服在暖风中温柔摇摆,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小孩子在广场上疯闹。

岁月好似在这里停了下来,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灯红酒绿。“当年,大半个沌口的人都来这里洗澡,到我们俱乐部里唱卡拉OK,在小商品市场买件闪崩(武汉话)了的衣服。出去说我是纸厂的,那别人都是羡慕的眼神。”住在这里的居民罗丽娟告诉记者,现在虽然厂不在了,但人在这里生活,“我们这里低头不见抬头见,都是熟人,想找谁,楼下喊一嗓子就下来了。在这里生活蛮好,这有一群朋友,天天一起玩蛮开心,到别的地方去,我怕是还不习惯了。”

曾经的亚洲第一高电塔

让人们留下无数黑白影像

这里的土地让人牵挂,很多人出去了以后又搬回来住。年轻人在外打拼,也时常会到这里放空一下。

在临街的一家理发店里,理发师吕德喜在这里拿起剪刀,一剪就是30多年。吕德喜说,每天有大几十、百把人来这剪头发,基本都是纸厂人,“好多搬出去了的,也还是回来剪头发”。走进吕德喜的理发店,就一直见他忙个不停,刚帮两位银发老人剪完头,又迎来两位中年人,他一边熟练操作着一边对记者说:“我也属于子承父业了,上世纪50年代,我父亲就分配到汉阳造纸厂配套的理发店,后来我接下了父亲的手艺,继续在这里扎根了。”

汉阳造纸厂的理发店。

剪发20元,烫发70-90元不等,这个价格算是良心价,吕师傅什么头都会剪。“来了不用多说,吕师傅就晓得我想剪什么款。”原纸厂工人吴明华说,从学校毕业后,他就在汉阳造纸厂上班,后来厂关了,就在开发区买了新房,但每次都会专程开车回来剪头发,“我们留恋这个地方,对这里很有感情”。

第一次来到汉阳造纸厂生活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兴奋、好奇,会觉得好似“穿越”回了上个世纪,空气很静,时间很慢,欲望很少,每一处斑驳的红瓦、每一块磨到锃亮的石板路,都能触动他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我想到小时候。”总结起来,大多是这样一句话。

距离汉阳造纸厂不远处,红白相间的电塔在江北矗立了61年,它一度是亚洲第一高电塔,久而久之成为纸厂人和周边居民的情感寄托,好多人曾在这里留下了青葱岁月的黑白照片。“看到电塔,就快到家了。”

汉阳造纸厂旁的电塔。

我们常说“怀旧”,回忆上个世纪的老物件、老街道,挂念几十年前的那一代人、那一些故事,我们到底感怀着什么?

或许,我们感怀的,就是那一份对故土的乡愁,是那一段没有什么便捷通信却挨得更近的日子,是那一份真挚的邻里情和第一次在脑海中勾勒出“美好”二字时,最原始的模样。

(长江日报记者晋晓慧许魏巍)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原标题:《汉阳造纸厂,藏着几代“李焕英”的青葱岁月》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阳造纸厂,藏着几代李焕英的青葱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