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学热悄然兴起,不知不觉间已经遍地开花。小孩子的兴趣班自然而然地加上国学这门课,功利的想法是衔接语文知识,让孩子从小亲近难度类似于一门陌生外语的文言文,同时了解中国的悠长历史,从古代故事、人物、诗歌中汲取精华,正己知礼。
这些说得出来的理由都好理解,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理由让我们走近国学。思潮涌动,思想泛滥,到底我们应该坚守什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已经被彻底翻篇,“自由恋爱”被大力倡导,现在很多人开始反思父母的适当干预和把关是否可以增加婚姻的安全度,让懵懂青春的年轻人远离低级而致命的危险。这种自发的反思让无数人重新看待国学的教化。
但是,跨出一步,又是踌躇不前,想想《孔雀东南飞》里被逼自杀的刘兰芝,被赶出家门让陆游一生都在怀念的前妻唐婉,近乎吃人的“礼教”让人望而却步,心有余悸。
带着矛盾和疑惑,探索国学的一些真相,以《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这样简单的话为例,分四部分逐层递进地走近国学,无限接近正确要义,充满好奇地揭开国学神秘而又精彩的面纱。
01“有朋自远方来”,就一定很高兴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好朋友大老远来,自己要提前安排好时间,请客吃饭,或者临时取消孩子的兴趣班,或者取消一家人的出游计划,那种失望和错乱真是让人难免心烦意乱。
不由得问一句朋友来干嘛,这不是添乱吗?又要掏银子又要抽时间,还得赔笑脸陪调侃,一声叹息,不禁要反问,孔子说的不对啊,我怎么就不那么高兴呢。
细想一下,上面的“朋友”带来的是诸多“被动”应对,这与主动,积极地,欣喜地期盼朋友到来,有着天差地别。究竟怎么样的朋友,才会让我们翘首以盼呢?
非普通朋友,应是知己,应是心意相通的朋友。本句中的“远”更倾向于形容“难得”,难得的知己,难得的相聚。这样的相逢怎不叫人愉悦?
从人的真实想法出发,理解“有朋自远方来”,其实来的是难得一见的知己。提到孔子的思想,一直觉得高不可攀,无法达到,所以一直对“孔老师”敬而远之,瞄到只言片语也必是绕道而行。
现在看来,误区在于虽有诸多大儒谨慎认真解释了《论语》,但是仅仅基于这个解读,只能是简单知道《论语》大概在叙述什么。
若想合理深入地理解《论语》,需要在先人的基础上加入人的真实感受,人物性格,历史环境和背景等诸多因素,共同考量,加上自身阅历,就会得到新的收获。
02朋友为何如此重要,以至于孔子在五伦之中特意提及?
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外的朋友尤为重要,有些话“上不可对父母言”,“下不可与稚儿语”,唯有与我们同处于类似角度的知己,才能感同身受,给与安慰,有时可以高屋建瓴,为己释疑解惑。
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于社会关系。”。
人的烦恼可能正是来自于“君臣”,“父子”“夫妻”和“兄弟”,跳出这个圈子,带着局外人的清醒,让站在圈外的朋友远离冲突的利益双方,填补我们心灵的虚无。
可是,现实生活中,朋友大多源于同学,同事等,偶带竞争意味。那该如何看透对朋友真诚以待,掏心掏肺,而朋友却背后插刀的事情呢?
诚然,
朋友不该是利用他人,成就自己的上位者,
让他人沦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垫脚石,
朋友不该是人前“君子”,转头“魔*”的怪胎,
让他人沦为挥洒趣闻,任意嘲笑的小丑,
朋不该是践踏真情,挥霍信任的伪善者,
让他人沦为阴谋诡计,各种算计的牺牲品。
但是,孔子说的朋友其实是尊礼守节,道德高尚的人。朋友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就像俞伯牙和钟子期,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一样,朋友与“我”存在类似水涨船高,旗鼓相当的意味。绝非不分黑白,不分是非,随意找个人填上知己的坑。
我们知道孔子教化众人周礼,这种礼不仅仅限定在各种规矩礼节,而是延伸到如何为人为*为君,如何做人做事,积极入世。
朋友如此重要,更加需要在来去匆匆的缘分中谨慎选择,宁缺毋滥。
03从作者和人物的性格理解,进一步理解《论语》精髓
美国学者迈克·H·哈特在他的著作《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中孔子位列第5,仅次于释迦牟尼。中国上榜的人还有发明造纸术的蔡伦,位列第7;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名列第18,领导我们闹革命、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领导者,位列第20,《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位列第75,把科举制度推行出来的隋文帝,位列第8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位列第92。
孔子是影响了中国上千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思想家,他温和谦卑,道德素养极高,难能可贵的是他会根据学生的性格、身份和阅历等因材施教,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得到的答案也各有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懿子是当时从*的人,鲁国的大夫,相当高的官。他问孔子什么是孝呢?孔子回答他说,不可违背。这句话回答得巧,感觉还有后半句,但是孔子没有说。
这里也可以体会到孔子教导的时候善于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散思维,寻找真知。那这里的“无违”到底暗含什么意思呢?从*的大官是要对天下人负有公道责任的,“要把天下人视为父母,要做到不可违反人心,才是了不起的大臣。”
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对于普通的个人,孝是什么呢?仅仅是以礼敬之吗?这里的“礼”要延伸一下,“是生活上的照应、爱护”,而不是每天给父母行个礼就算孝顺。
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心地照顾,去世了,就要诚心诚意地举办葬礼,心怀虔诚地祭祀父母。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世家公子官二代。他也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给的答案和给他父亲的答案也不同,告诉他“孝”是要体会到孩子生病时父母心急如焚的心情,对待父母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点到为止,答案给出了。
实际上,孔子想让孟武伯自己想到什么呢?孔子是希望孟武伯能够体会到天下所有父母的疾苦,体察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等将来从*的时候能有一分体察底层之心。
从以上的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回答高官孟懿子的时候,只有两个字,非常简短,甚至说没有宾语。“无违”什么呢?不违背本心,不违背民意,不违背责任。
对于有能力善思考的人,孔子的回答很俏皮,有点像歇后语。
对于普通人,孔子的回答很直接,很具体,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引。不需思考,不用思量,照做即可。但重点强调在于用心诚心,尊礼守礼。
对于世家公子,孔子直接让他们换位思考,深入苦难。讲得直白,做法简单,但是意义深远。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选择1:“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选择2:“知己难得来相聚,怎么能不快乐?”。
从以上一个小侧面分析孔子的性格和言行,我们能得到更符合人性和更贴近孔子本意的理解。
04孔子为什么如此强调“礼”,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直接关系
孔子之所以如此偏重教化,是因为春秋时代社会风气乱得一塌糊涂。
下面我们看看到底有多乱,南怀瑾老先生特意提及司马光和顾亭林(清初思想家)对春秋时代的论述:
司马光说到,晋国三个大夫请求封侯,周天子居然答应了,天下人看到他们是奉了天子命令受封,谁还能说什么呢?顾亭林谈及七国撇弃周礼,祭祀宗姓等尽皆废止,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文武之道”免于尽废。
君不君臣不臣,都把礼教弃之如履,于是天下人开始以智力、武力争雄,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
南怀瑾老先生总结到“春秋战国当时社会之乱,变乱是不得了的。大家重视权利的斗争,社会秩序很乱,文化衰败”。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是应时代而生,符合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孔子弟子三千,当时中国几百万人,这三千弟子都是各诸侯国的精英大官,他们散播和践行孔子的思想,除了宗教,目前还没有哪一派的思想能够达到如此成就。
康熙三本书治天下,第一本《三国演义》,第二本不公开,用的是《老子》,第三本是《孝经》,用《孝经》治天下,试问哪个父母愿意孩子去做掉脑袋的事?从源头就扼杀了一切造反的事。帝王权术大多是不能与天下人道,“内用*老,外示儒术”,天下人自以为明白过来的,不去骂帝王权术,却一概归咎到儒术上来。有人拿着菜刀杀了人,回头我们判了发明菜刀的人死罪,可怜了,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地琢磨出菜刀,是用来切菜的,管不了握刀的人到底怎么用。
南老先生经常说以前的大儒给《论语》做的注释错处真是不少,应该打板子。其实在普通人眼里,如果没有注释,还真是难以理解。如果站在文化积淀之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抱着探寻之心,多一分思考,多一分深刻,收获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迎接不期而遇的豁然开朗、了然顿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本文参考书目:
1.《大学译注中庸译注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2.《论语别裁》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