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张无处不在,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在古代社会中纸张却是稀罕之物。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古代纸张是书写文字的载体,但通过考古发现专家们有了新的认识,比如悬泉驿遗址出土了一种古纸,揭秘了纸张还有三个作用。究竟古纸是做什么的呢?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众所周知,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通过对植物纤维进行加工,从而得到的一种片状物,通常可以用来书写文字,或者绘制图案。在我们的印象中,只要提到造纸就一定会想到蔡伦,还通常认为蔡伦发明了纸,但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史料记载,蔡伦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朝廷官员,他的贡献其实是改进造纸了工艺和流程,制造出了更便于书写和印刷的纸张,因此也被后人称之为“蔡侯纸”。考古表明,在蔡伦之前就已经有造纸的技术,也有纸张,比如在陕西西安灞桥遗址,专家们就出土了80多片麻类纤维纸,据鉴定为西汉时期的纸,比蔡侯纸还要早年。考古专家们表示,在距今多年前的树皮布文化体系中,当时的古代先民其实就已经学会了利用植物纤维,比如在环珠江口和岭南地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树皮布制作石拍,而这也被专家断定为纸的起源。总而言之,纸张的历史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古老,在还没文字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因此最早的纸也肯定不是为了书写而生。在一次次的考古过程中,专家们也都出土过不同的古纸,发现其作用也五花八门。作用一:用古纸充当铺垫物。
年8月,在陕西省泾阳县高家堡村,专家们发现了5座西周时期的古墓,经过发掘还出土了40多件精美的青铜器具,如青铜壶,青铜簋和青铜鼎等。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还清理出一件铜簋,在它的圈足下发现了一种黑褐色的黏性物质,后经过科学鉴定为植物纤维,就类使于古埃及时期出土的莎草纸。
专家们表示,这种黏性物质就是西周时期的纸,而它的作用也都显而易见,即充当铺垫物,使得铜簋放置后更加的稳固。对此,考古专家们在《周礼》中也找到了相关记载,从而也间接证明了古人用古纸充当铺垫物。作用二:用古纸充当填充物。
年12月,陕西扶风县庄白村的村民在建房,结果意外发现了一处窖藏坑,后来经过考古专家们的研究和发掘,确定为西周末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了数百件大型青铜器,一时间也让学界专家们都感到惊奇不已。
在清理这些青铜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青铜器的一些缝隙中有许多*褐色的东西,摸起来还算比较柔软,或许是年代久远有些一模就碎了。后来,经过研究和分析,专家们确定*褐色物质是植物纤维,由此也表明了它们是古纸,既然出现在缝隙中,其作用也肯定是从当填充物,防止青铜器之间发生摩擦错位。作用三:用古纸充当包装物。年冬天,考古专家们在甘肃敦煌发现了一处古驿站驿站,后来根据汉代资料记载其名为悬泉置,即西汉时期的一座大型邮驿,负责传递*令,信件和公文,或者也接待往来的商客和官兵。在清理遗址的过程中,专家们出土了很多零散的纸片,而且显而易见就是粗糙的*纸。
不过,让专家们感到纳闷的是,这些纸片上都没有书写文字,毕竟当时的书写工具还是竹简木牍,但后来也发现了写有文字的纸片,比如“付子”,“牛李”和“辛”等等。专家们表示,这些文字都是汉代的药材名称,因此推测这些纸张的作用是包药材,当然除了药材之外肯定也还能包裹其他的东西,比如食物,故此当时的古人会用古纸充当包装物。
通过以上的考古发现,专家们已经百分之百的确定,古代的纸张起源甚早,最初也不是为了书写,而是当成生活中的用品,直到蔡伦改进了造纸后,纸张变得便于书写,它才正式成为了文字的载体,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参考资料:《造纸的故事》作者:艾嘉、张先勇,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