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颠覆三观课本上这几个被吹捧上天的历史人
TUhjnbcbe - 2023/9/10 20:22:00
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书籍是孩子们启蒙的东西,它向孩子们展示了许多积极向上的例子,让孩子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去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点。

但书本上的人物形象是片面的,它们仅仅向我们展示了人物的一方面,我们并不了解整个人物的全部。

据史料记载,我们很多在书本上了解到的经典人物都在后来的个人发展中迷失了自我,甚至违背了初衷,比如凿壁偷光的匡衡,悯农的李绅,让梨的孔融,造纸的蔡伦。现在我们就从真实的历史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去重新了解他们。

凿壁偷光的匡衡

一提起匡衡,大家肯定想起了他凿壁偷光。

匡衡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匡衡不顺从命运的安排,勤奋努力,十分好学。因为家庭贫困,匡衡没有钱去购买照明用具。

为了晚上也能翻看书籍,便凿壁偷光。匡衡这样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了一位很有学问的人,考取了功名。

上天不会亏待刻苦勤奋的人,汉元帝即位,匡衡被任命为郎中,最后升迁至丞相,成为当时最有权力的人。

匡衡而后在权势中慢慢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小时候凿壁偷光的艰辛,忘记了天下还有和小时候的他一样家庭困难的读书人。

匡衡在职期间,玩弄权术,与朝中官员结*营私,还怂恿皇上增加赋税,这些做法大大剥削了贫苦百姓。

匡衡后来为此付出了代价,他因为贪污受贿被贬为庶民,最后在家乡病死。

悯农的李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是小时候我们经常背诵的。

这是李绅没有被重用的时候看到贫苦老百姓写出来的,告诉了我们要珍惜粮食。这首诗感慨了老百姓们的不容易,包含了他对老百姓的怜悯之心。

这样一个为老百姓着想的人,在晚年的时候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甚至当上了宰相。

当上宰相后的李绅抛弃了自己内心对老百姓的怜悯,开始自顾自地享乐。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李绅的一顿饭可能就要花上千贯的钱财,他还经常在家中举办宴席,邀请许多官员去家中做客。

身居高位的李绅。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变成了一个滥用职权的贪官。刘禹锡去参加李绅举办的宴会,感慨万分,因此还写了一首诗去批评李绅遗忘初心和现在的骄奢淫逸。

最后李绅因为乱判冤案被贬受到了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让梨的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字经》里面也曾写到“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与哥哥们吃梨,将大的梨让给哥哥们吃,这件事情让孔融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1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孔融悲伤过度需要靠其他人搀扶才能站起来,大家因此都觉得孔融是一个充满孝心的孩子。

孔融勤奋好学,得到了汉献帝的重用,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孔融最后因为不孝被判处死刑。

晚年的孔融位高权重,太过于刚直。在复杂的官场的影响下,孔融变得桀骜不驯,傲慢不孝。曹操看不惯孔融的做法,再加上猜疑。最后曹操以孔融说了不孝的话,将孔融处死并牵连全家。

造纸的蔡伦

蔡伦,是中国四大发明的造纸术的改进者。他对造纸术的贡献特别大,可以和爱迪生相提并论。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人品却不太好。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蔡伦是一名宦官,他一心想升职,于是巴结窦太后,用最残忍的方式伤害了皇上的宠妃,还迫害了一位太子。

蔡伦的手段十分的凶残,连窦太后和皇帝对他都特别有意见,但是蔡伦依然屡教不改,继续按照内心的想法做事。

因此,即使蔡伦对我国四大发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的品行还是不值得我们去学习。

小结

小时候的品行只是暂时的一个表现,我们不能引以为傲,反而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不断地向优秀靠拢。

不管是匡衡,李绅,孔融,蔡伦,他们都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是却渐渐遗忘初心,没有一个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去看待历史人物,在他们身上学习优点,吸取教训。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能躺在已有的成就上,应该更加刻苦努力,勇往直前。这样才能在面对落差的时候不走上歪路。

1
查看完整版本: 颠覆三观课本上这几个被吹捧上天的历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