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艺雀艺术史论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元素对设计
TUhjnbcbe - 2023/10/2 17:08:00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元素对于设计的必要性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策的逐步推进,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如*治、经济、文化、生活、思想、价值等都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中国的当代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冲击而逐步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艺术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考,促进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注意到,部分现代艺术家忽视自身审美方式和思维理念,狂热地陷入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盲目崇拜、模仿与拿来之中,淡化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和继承创新。

首先,现代设计产业虽然现如今已经发展成熟,但相关设计大多只是沿用先前思路,并没有独特的设计内涵与设计思路,这就使得设计出的作品往往缺少灵*,只能做到形似的层面。随着现代设计产业的不断发展,该问题已然引起了设计者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成为现代设计行业中的一大难题。

其次,文化创意设计要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以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对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元素的重视,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内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同时利用新媒体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宣传推广,以此打造出优秀的文化创意设计作品。

最后,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元素于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有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国家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元素的应用正是当前设计中所需要的创造性、创新性新要求,与当前的时代发展特点相契合。

二、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图形元素的应用

我们的先辈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无数极具艺术美感和思想智慧的图形,这些图形或神秘奇幻、或奇巧瑰丽、或朴实无华。不同民族性的图形承载着属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有许多视觉图形元素成为了民族性意韵的典型代表,如八角花、太阳花、凤鸟纹等。传统民族性的图形元素也蕴含着特有的意义,如龟、仙鹤等寓意长寿,福、禄、寿、喜、如意等代表着祥瑞、安康,这些吉祥图案传递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例如在“八角花”丝巾设计中,八角花几何纹是贵州苗族堆绣图案中出现最多的抽象花纹。其形态呈现八个角,故取名"八角花"。其寓意为山神、苗族卫士在八个方位守卫苗族子民,是典型的几何纹。本系列设计选用八角花纹,摒除了传统苗族堆绣中八角花纹的半浮雕感,将其图案抽象化,并与堆绣的组成元素三角形织物裁片形态进行搭配组合,将其应用于丝巾设计中,采用数码印花的形式来展现,符合现代审美趋势。

图为“八角花”丝巾设计

(二)民族化色彩的应用

色彩是重要的设计元素,其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设计本身的直观感受。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色彩体系,在色彩效果上追求清新淡雅、单纯明快的色彩审美。而民族性地域性的色彩浓郁绚丽,色彩搭配具有强烈装饰美感。不同民族之间都有对色彩独一无二的设计与运用,不同颜色也有独具一格的象征和寓意。

在广西壮族中,壮族人民追求颜色的饱和度与色泽的艳丽感。在壮锦、绣球等许多工艺品上多用红、黑、蓝、*、绿五色来表现,他们的服饰也多以蓝黑二色为主,基于审美的需要有时也多和其他颜色来进行对比运用。

图为广西扎染

再者,壮族人民以黑为贵,认为黑色是庄严肃穆的象征,进而黑色对于他们具有多重美的价值。而蓝色则被壮族视为友好和谐的象征,据记载,蓝色也曾作为壮族人区分本族与外族的标志,后来他们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见到穿着蓝色服装的人就会倍感亲切。而在瑶族里,常见色彩多以暖色为主。比如,大红、橙*等此类颜色,然后配以蓝色、白色、青黑色等,在服饰的讲究上也十分具有美感。

图为扎染文创产品设计

而瑶族还会因穿着人群的年龄与喜好的不同而呈现多样的色彩表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更服装的颜色,大体从鲜艳活泼的暖色调逐步向淡雅素静的冷色调变化。不难看出,瑶族人民在追求色彩亮丽的同时也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传统用色规律。

例如基于广西壮族“吴色”文化所创作的五彩椅,“五彩”寓意五彩斑斓的生活,该款椅子造型简洁明快,椅子靠背的图形提取于绣球的造型,座面图案来源于壮族的烟袋图案。在颜色设计上,正是从壮族的烟袋图案提取而来的,座面软包面料采用了壮族纺织土布,座面图案由壮族印染工艺制作而成。软包座面下的底板与椅腿、扶手与椅腿之间可运用直角榫或燕尾榫连接,结构坚固耐用。

(三)民族化传统材料的应用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若干包装技法和包装材料,先人们就地取材,利用植物叶片、树木表皮、草、竹等做为包装材料,或对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制成绳、棉、麻、瓷、陶等,亲近自然而朴素简约。现代民族化地域化的设计中在外包装上合理使用传统材料,易唤起人们心中的怀旧情怀,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一些人情温度,符合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关怀。同时,传统包装材料来源于大自然,可进行二次利用,也可分解回归于自然,符合现今我们提倡的绿色设计思想。

壮族人民用于制作生活用品的材料丰富多彩。壮族人民大多生活在偏远山区里,林业资源丰盛产香椿、苦檩、马尾松、柳州杉、火力楠、樟木等木材,这些优质木材各具不同的色彩,外表美观、坚固耐用。此外,壮族地区还盛产毛竹、麻竹、撑篙竹、车筒竹等竹材,这些竹材具有生长快、成材早、色泽柔和、文理通直、坚硬耐磨的优点。壮族自古有相当繁荣纺织业,花色品种繁多。在印染方面有斑布,在麻织方面有柳布、象布、古布,在棉织方面有壮人布等。

壮族染色材料主要有赤铁矿、茜草、姜*、*栀子、紫草、蓝草、树皮和树叶等天然染料。纯天然的染料以其无*、无害、无污染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将壮族的材料运用于家具设计中,可丰富家具材料的可选性。

而纳西族的材料使用则更为独特,例如其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

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图为纳西族传统手工纸(东巴纸)文创包装设计

(四)民族化传统结构的应用

结构同样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其直接影响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结构亦是一种形态,结是结合之意义,构是构造之义。合起来理解就是结合构造之意思。

自古以来,木构建筑中的结构样式对家具的结构制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壮族地区保存着大量干栏式房屋、阁楼、廊桥等建筑。壮族建筑贮存了丰富的建筑技术与方法,例如穿斗式、斗拱式、平身柱卯技术、转角柱卯技术等,具有很高的技术价值,对家具结构设计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作用。

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家具整体框架结构可借鉴壮族建筑的梁柱系统家具的腿部设计可借鉴壮族建筑中立柱的设计;家具中的各种装饰牙子可借鉴壮族建筑中牙子的设计;家具的各种围子、屏风的设计可借鉴壮族建筑中棂格的设计;家具连接方式可直接使用或借鉴壮族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在传统榫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良,探索出新型家具榫卯结构,例如燕尾榫、格角榫、粽角榫等,使传统榫卯结构更适应现代生产模式,重新焕发榫卯结构的生机。

图为干栏式房屋

(五)民族化传统艺术形式的应用

中国的民族艺术不胜枚举,民族化传统艺术形式可以充分展现出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特点与生活观念,其突破了传统的造型规则,加入了大量的想象元素,且源于生活,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写照。

例如苗族蜡染纹饰作为苗族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民族特色,其自身蕴含的文化价值是十分丰富的,苗族蜡染纹饰的造型多样,如果单从造型上来看,苗族蜡染纹饰可谓是千变万化,除了多变的风格外,各种夸张的想象手法也使得其的造型形态各异最后,苗族蜡染纹饰包含着丰富的苗族文化,苗族蜡染纹饰的丰富多样体现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也正是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渴望征服自然的信心使其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纹饰,其中,蕴含的是苗族人民独特的文化艺术与民族精神。

图为苗族蜡染纹饰

三、结语

少数民族作为我国古老民族之一,由于所处地区较为封闭,极少受到外来现代文化的影响,所以各项事物都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区域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进行图案的设计时,无论是纹饰的题材还是内容无不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特点,这种原始的崇拜观念是现代理念完全体会不到的。因此,在现代设计中适当引用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现代设计思路的拓展,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也有着重要意义。

每种民族文化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内涵,而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内涵很多是体现在图案纹饰、民族色彩、民族材料、民族结构中,具体表现为各类图案以及颜色的搭配等,所有现有的民族化地域化的设计作品都不是随意设计的,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雀艺术史论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元素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