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欧美人民开始进入商场抢购生活物资,其中一件商品是所有人都在抢购,不抢不行的,这件商品就是卫生纸。
欧美人民为什么要抢购卫生纸呢?这我们不知道,估计是为解决文明的。
当然,纸除了可以用来解决文明,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记录文明。
那么这样看来,纸对于文明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这个逻辑很容易理解,没有纸那么我们很可能不知道祖先他们在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时候究竟都干了些什么。
那么继续按照逻辑推荐,纸对记录世界发展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发明纸的人自然也是对世界发展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个很容易理解。
那么发明纸的人是谁?这个初中历史课本上学过的,蔡伦啊!
这个是初一历史考点,这个一定要记住,历史这个科目还是很重要的,中考改革后加分比例最高,直接加了40分。
言归正传,对于蔡伦发明纸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质疑,说西汉的时候就有纸张了,怎么能说蔡伦发明了纸呢?
质疑这件事的是西方某国的一些学者,这种言论一出,立马遭遇了事实的吊打。
就像这次欧美人民抢购卫生纸,就有人说了,你们还敢质疑蔡伦?没有蔡伦你们连卫生纸都没得抢?
这句话有没有依据?当然有啊!
蔡伦的确不是第一个发明纸的人,而纸的确在西汉的时候就有了,但我们发明纸和造纸术混为一谈,蔡伦不止第一个发明纸的人,但他却是第一个发明一套采用便宜原料大批量制作纸扎工艺的人。
说简单点就是,电灯不是爱迪生发明的,但是爱迪生却是第一个构建完全电灯普及系统的人。
这里面的逻辑就是,没有爱迪生,电灯或许还只是一个藏于发明家发明箱里面的一项无法普及的发明,而没有蔡伦,纸就是躺在贵族桌上的装饰物,没有办法普及给全人类。
蔡伦的贡献就在于此,他发明了一种通用廉价书写载体,开启了书写载体的新纪元。
在蔡伦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们用的是竹简、青铜铭文,再往前推甲骨文、结绳记录术,而东土之外有人用泥板,有人用石刻,再推近一些,他们用羊皮,用纸莎草,大家看到这些,就知道蔡伦的伟大之处了。
那么中国的造纸术是如何传到西方的呢?
这里我们得提到唐朝,我们称之为盛唐。
盛字如何解释呢?
在国之外国看来,首先这个国家的*事力量得强大,不然不能称之为盛。
我们看强汉,强也同盛,汉武帝屡征匈*,长沙万里,将*百死,踏着血奠定了这个强汉二字。
那么盛唐对外征战如何?胜率总体说来还没有被称之羸弱不堪的大宋高。
唐*有一场值得一说的恒罗斯战役,这场战役最终输给了阿拉伯轻骑,这场战役输了也没什么,影响不到盛唐傲立于世的威望。
但阿拉伯轻骑在这场战役中俘虏了一大批唐朝的工匠,这些工匠之中就有会造纸术的。
于是造纸术传到了大马士革,此时正是阿拉伯帝国崛起的时候,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也是要威加万里啊!
于是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肆掠一路传至摩洛哥,随后又一路传至西班牙,最终在12世纪进入意大利,进而遍及了整个欧洲。
在造纸术的传递之路上,所过之处无一例外都推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在13世纪意大利出现了第一个造纸工厂,随后文艺复兴便开始了。
我们都知道,文明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就是知识的启蒙和普及,而能做到这样的启蒙和普及不是光靠几百位大师就可以完成的,文明的推进依赖于知识传递的载体,而当时的这个传递载体便是——纸张。
可见了解历史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们而言,了解我们对于世界发展史的贡献,方知我们祖先的伟大,了解了这些,我们才会知道国外的月亮并没有比我们圆,了解了这些才会有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华夏人的自豪感。
除了这点为,读历史还会让孩子变得有格局,读历史还会让孩子变得更有智慧。
格局就是心胸宽广,眼界远大,而智慧也就是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说孩子们学习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是掌握知识的话。那么,学习历史,则可以把人类时期所有的结晶汲取到自己身上。
之前有不少读者也在后台问我,小孩子看什么历史书比较好。
不二一般给他推荐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这套书的作者叫做陈卫平,陈卫平是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的硕士,他是学者,是作家,也是一位资深的出版人,他创办的小鲁文化在出版界中独树一帜,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深耕少儿历史人文图书的出版与推广。
陈卫平在创作这套书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
“小时候我父亲非常忙,一年天,他有天都不在家吃饭,可是他在家吃饭的那一餐,一定跟我讲一个小故事,这里面有的是成语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人物故事。短短的十几分钟,短短几句对话,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从这些故事里懂得了许多道理,开拓了眼界。”
因为有了这个记忆,所以陈卫平后来在经营出版的时候,选择了历史。
因为历史具有多元、包容、可阐释的意义。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读历史故事、读历史人物、读历史情节,可以培养对历史人文的感知和兴趣。
而对于稍稍大一点孩子而言,可以增长知识,形成一个关于中国历史的整体轮廓和概念,更能够有所收获,学会思考历史,得到有益于己的智慧,并与社会、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展开深层次的对话。
再其次,作为中国人,读中国历史的价值、读中国历史的意义,这是一种家国情怀。
那么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为什么值得购买?
其实给孩子看的历史读物有几个点非常重要。
第一:一定要语言非常流畅、故事讲得非常生动的,同时,要寓论断于叙事之中。
第二:儿童的专注力不够,要吸引他们足够的兴趣,需要采用编剧的手法。
第三:孩子阅读历史读物,仅仅停留在故事结构,显然是不够的,内容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引导孩子来到意义的阐释层面。让孩子们很清晰的明白时代的背景、故事的延伸,包括一些历史知识的常识。
第四:儿童阅读历史读物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层面,就是价值观念养成的层面。所以书籍中一定要有问答设定,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居于怎样的多重原因?一个历史人物是居于什么样的原因,做出了如是的历史选择?历史是否可以假设?在阅读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应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孩子共同探索。
一些非历史专业、非专业的儿童读物出版人,很难全部做到这些点,但陈卫平先生却可以,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却可以。
这也是这套书一出版就获得了文津奖和金鼎奖的原因,此后还陆续斩获了十余个儿童出版类大奖,在年还被评为“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历史科普读物”。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还有人问:我们人类读历史故事,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读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他人,了解世界,其后,返观自身,提升智慧。
而童年时期看历史风云,是为了激发自己,了解世界和人心。
出版这套书的时候,作者陈卫平说了这样一段话:
“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选书的能力,决定孩子潜力的养成。我们出版《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为的就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能了解我们国家是如何迈向世界的,如果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没有了解,将无法在世界昂首阔步。
可以说,孩子越早接触鲜活的历史,对他一生的影响越深远。
这套书一共14册,原价元,这对于寻常家庭而言还是毕竟昂贵的。
当然,对于发达地区的朋友们,这不是一个难以承受的价格,但考虑到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
所以我们特别将价格打下来,把折后价定到了元,相当于一本只需要12.5元。
也就是一场电影,一场聚会的钱,或许大家觉得元这个价格还是很贵,的确,因为是铜版纸彩印的原因,印刷成本就很贵,元已经是我们能给出的底价了。
当然,这个世界最贵的书籍不是看数字有几位,而是买来从来都不看的书,这样的书才叫做贵,如果我们买来的书认真去看,这样的书就不算贵,因为书虽然有价,但知识是价的。
这套书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亲们可以点击下面横条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