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八年的冬季,山里寒风凛冽,四周寂静无声,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刘晓东开着拉满构树枝的卡车,眼睛不眨一下地直视前方,生怕一个不小心跌落到路边的深沟去。“白天我们去村民家里买构树枝,历经百余公里的山路颠簸,再将这些材料运回纸坊,日日夜夜地重复。”十一年前,为了重修蔡侯纸博物馆,退休的刘晓东与村里十几位老匠人拿上纸笔,提着木秤砣,去山里村民家中,挨家挨户地购买构树枝。过秤后,用笔在纸上算过价钱,再将货物装上卡车,在冬季陡峭曲折的山路中来来回回做准备工作,历经六年建成了蔡侯纸博物馆。
复活
刘晓东今年72岁,生于西安市周至县起良村,是蔡侯纸博物馆负责人,在60岁即将退休的那一年,他就开始筹备重修蔡侯纸博物馆相关事宜。61岁时,他正式肩负起传承和保护古法造纸技艺的重任。
蔡侯纸以构树皮为原料手工制作而成,须是秋末冬初落完叶子的构树经锅蒸之后剥下的树皮。由构树皮为原料造出的纸白皙透亮,纸张千年不腐朽,纸质坚韧不宜损坏,笔墨颜色易晕染出色。一张蔡侯纸要历经蒸皮、踏碓、切番、打浆、抄纸等36道主工序、72道小工序才能完成。
“小时候,我从墙上揭纸写大小字,用纸张刻皮影,叠火箭和纸塔……有纸就是我们村子的骄傲。”刘晓东从周至县城的九峰中学回到起良村,担任起良小学的校长后,不忍看到古法造纸技艺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之下逐渐消弭,决心用后半生时间“复活”这项传统文化。“我教学生历史课时,讲到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突然之间鼻尖发酸,这伟大的发明是留在民间的文化遗珠,不应只成为历史。”
坚守
在修建蔡侯纸博物馆之初,村民们都不相信他能够以一己之力恢复祖辈们的造纸技艺。村里只有十几位80岁左右的老人记得制作工序,他多次上门与他们促膝长谈,恳请老人们与他一起恢复古法造纸技艺。恢复最难的一步是无法找到已经丢失的造纸工具,老匠人们根据当时造纸的场景,凭借回忆还原了造纸的所有工具,从蒸皮和踩皮开始,向他传授每一道造纸的基本工序。
自从开始修建蔡侯纸博物馆,刘晓东只要有了新想法,凌晨两点会从床上爬起来设计工地图纸。他每天早晨五点半醒来,饭还没吃上几口,套上大衣就赶到工地查看修建进度,再去县城里办理修建博物馆的手续,晚上九十点钟顶着寒风等公交车回家。
年,在经过大熊猫粪便与构树皮等材料比例调试的多次尝试后,刘晓东在蔡侯纸生产的基础之上,以大熊猫粪便为主料,构树皮和猕猴桃藤蔓为辅料,经过十道工序,做出了“熊猫纸”。今年6月,他将具有药用价值的艾叶打成纸浆,与构树皮混合之后制作出“艾叶纸”,用来卷制艾绒,包装成艾条卷纸。为了吸引孩子们继续
“现如今,继承造纸术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但是向社会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与重视这一民间文化,让这一传统工艺不被世间遗忘,仍是我会不遗余力坚持下去的事。”刘晓东说。
来源:各界导报老友周刊乐活版
实习记者刘凡銆文/图
作者/来源:各界导报
内容如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