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趣味历史古文是用文言文写的,古人说话也是
TUhjnbcbe - 2024/7/5 18:25:00
我们在看许多的穿越小说和影视题材时,都曾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穿越剧的主角,回到了文言文盛行的时代,他与其他人聊天时难道就没有出现沟通障碍吗?”如果你也想要穿越到古代去生活,那么这个问题你一定要搞明白:文言文盛行的古代,人们说话也是用文言文说的吗?文言文是如何产生的?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虽然古人在文献记载中常常使用到“之乎者也”的语言,但是人们在日常沟通时,却是使用的正常的白话文。那文言文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所谓的文言文,其实就是古人所写的书面语言。在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所说的白话文区别并不大,可以这么说,文言文其实就是把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变形而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的写文形式便基本定型,在随后的两千多年的时光中也没再出现什么大的浮动。但是不同的是,人们常常使用的口语却在经常的变化中,而这变化的原因也主要是受到了移民的影响。经过多次的移民融合,到了唐朝以后,文言文与口语的分离也越发的明显,此时人们在说话时就与写文时的形式完全不一样了。古人为何不用口语的形式写文章?既然口语发生了多次变化,为何人们在写文章时却不使用口语,如果使用口语阅读起来岂不是更方便?要知道,虽然口语阅读起来很方便,但是如果放在古代当时的情况,要书写下来却十分的难,只因为一点,那就是文字太多。在描述同一件事情时,口语所要用的文字是文言文的一倍还要多。在古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出来纸张时,文字是需要刻在青铜器以及竹简上的。这些记录文字的材料十分的昂贵,且刻字也十分的繁琐麻烦。为了节约成本,节省力气,古人在写文章时必须惜字如金。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了人们在前期长期地使用文言文形式来记录文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东汉发明出了造纸术,在唐宋普及了印刷术,一本书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了,过程也不再那么费尽。但是人们依旧沿用了之前的文言文模式,这又是为何呢?这主要是因为惯性。文言文形式言简意赅、格式稳定,且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同时在古代,知识分子还可以通过文言文来提高自己的格调,可以直接把自己与没有文化的普通群众区分出来。通过文化高低的差异来获取优越感,可以说这两千多年来,懂得使用文言文一直是读书人自认为的优越感。直到近代倡导的白话文活动,才使得这种使用文言文的优越感消失。到了宋以后,因为印刷书本的成本降低,阅读不再是少数阶层的权力,平民百姓们的阅读也开始普及起来,而此时便兴起了一种名叫“话本”的新兴文学。这话本其实就是说书人表演时所用的底本。这样的话本是融合了文言文以及口语的浅近文言体,白话小说也由此产生了。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所写的圣旨也多是白话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在遗留的其中一个抗倭圣旨中,朱元璋原话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如此简单粗暴的口语,人人都可以听得懂。到了清朝,白话文也基本和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没什么大区别了。雍正皇帝在平常为了拉近与大臣的关系,在批奏折的时候,也会写几句白话文。所以,在古代只要你懂得当地人的口音,那么就与他人交流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是不是很神奇呢?(材料来自《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图片来自网络,若侵联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趣味历史古文是用文言文写的,古人说话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