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人类史上珍贵的财富。
在瑞安湖岭、芳庄、林川一带,造纸业历史悠久。现今仍保留着的东元六连碓古造纸作坊群,见证了瑞安造纸业的辉煌时期。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当地的“纸山文化”正逐步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风险。
湖岭镇中心小学为让“纸山文化”活起来,打造了特色课程来传承非遗文脉。5月27日,记者驱车前来,了解该校如何开展“纸山文化”课程学习,如何让枯燥的造纸文化真正走进小学课堂,并受到“10后”孩子的喜爱。
建设古法造纸体验馆
传承非遗“匠心”技艺
记者在学校发现,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课堂及课间活动,纸元素无处不在。该校还在校园角专门设立了纸制作品展,建设了古法造纸体验馆、开设古法造纸课程等。
在古法造纸体验馆,记者看到学生正在学习屏纸制作。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用木棍在池中轻轻搅拌纸浆,接着端起手中的纸簾,小心翼翼放入水中,静待纸浆均匀附着在网框上。片刻后,他们以特定角度将抄网缓缓抽出,随着渗出的水流趋于平缓,再用手掌抚去网框下的多余水分。
“一沉一起,是古法造纸的两道重要工序,既讲究经验,也考验耐心。”湖岭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古法造纸授课老师张远高告诉记者,古法造纸源于自然。课程自3月开始以来,孩子们通过动手体验抄纸、沥水、晾晒、揭纸等工序,能够切身感受传统技艺的文化积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激发他们思考历史与当下的传承关系。
学生陈瑜涵对记者说,体验了古法造纸技艺后,自己树立了环保理念,深刻体会到每张纸都来之不易,她将在日后的生活中节约用纸。
据悉,瑞安湖岭、芳庄一带制造的纸叫屏纸,是蔡伦造纸的延续,是古法造纸的活化石。年6月,该传统造纸技艺(南屏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古法造纸课程走进校园,项目启发诞生于何时?湖岭镇中心小学副校长何建敏告诉记者,去年10月,湖岭镇中心小学为传承温州“纸山文化”,启动纸山文化进校园活动,开设“纸山文化”课程,建设古法造纸体验馆,努力打造“纸山文化”传承特色学校。
今年3月,随着古法造纸体验馆正式竣工并投用,该校以“‘跨’越成长,学无‘纸’境”为主题,从三年级语文课程《纸的发明》为切入点,围绕“纸山文化”,在五年级段开展古法造纸实践课,每班每周一次,让学生体验古法造纸技术,传承非遗匠心技艺。
焕发“古纸”艺术魅力
培育学子艺术美感
下午3时,五年级(1)班的学生正在开展古法造纸艺术课程。
课堂上,记者看到,授课老师结合PPT向同学们讲授“纸山文化”的相关知识,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和生动的图片演绎引人入胜。大家跟随老师学习,将校园里采摘的花草,按步骤摆放在屏纸上,进行艺术创作。不一会儿,一张张制作精美的花草版画就诞生了。
“不同于平时美术课用画笔创作,艺术拓展课上我们用竹浆糊出花草版画更有意思!”五年级学生吴齐宣说,学习了解古法造纸相关知识后,他现在对家乡的古法造纸技艺越来越熟悉了,也逐渐爱上了它。
据悉,该校除了开展古法造纸实践课外,还将“山水育人”文化理念渗透到语文、科学、美术、劳动等五项课程中,让古法造纸技艺的传承不只局限于纸张的创造,还能成为文创作品,打造“五育融合”农村在地化学习新样态。该校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设置相关学科知识,把古法造纸相关知识融合进不同学科里,因材施教,让传承非遗从“娃娃抓起”,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据悉,项目开设至今,受益学生达人次。
来源:天瑞地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