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文言文生涩难懂,为何古人不写白话文雍正说
TUhjnbcbe - 2024/10/26 16:05:00
赵明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yuyue/

你的好朋友从北京跑到西安来看你,你会像古人一样来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吗?如果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是否可以与古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呢?哈哈其实这些都不用担心,我们初中高中背的文言文都是文学作品,古人日常交流的时候也是使用白话文的。

文言文其实是古人写文章的一种书面用语,正常交流的时候基本都是使用白话文的。在春秋时期,甚至春秋以前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而是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将口语给简化,这样白话文就变成了文言文(民国时期推行改革将文言文改成白话文,总之目的都是化繁为简),文言文基本定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定就定了两千多年。这文言文可以千年不变,但各个朝代的白话文一直都是在变化的。白话文之所以一直变化的原因就是民族迁徙,民族融合造成的,就像是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语言结构就渐渐开始变化了。

再到后来唐朝民族融合,唐王朝地大物博是世界少有,长安城灯火通明成为的大都会,这时白话文和文言文分化的就比较严重了,怎么说呢?就是这时候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已经大不一样。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了,那么文言文这么生涩难懂,为何大家都不直接写白话文的文章呢?

这你就没有考虑但是的背景了,在古代能够用来书写文章的材料都是相当金贵的,人们都是惜字如金,白话文虽然通俗易懂,但是同样的内容白话文占用的书写材料就太多了,所以人们在写的时候都会选择使用文言文。

你可以想一下,要是当时人们在青铜器上铸字,文言文的工作量和白话文的工作量相差多少,白话文又要耗费多少材料?所以这也是当时的人们买不起书的原因,因为书写材料难得啊!

直到东汉时期蔡伦造纸,发明出了平常人可以买得起的纸张,到了唐宋时期纸张其实并不贵了,但是为何人们还是继续使用文言文呢?不要猜了,这时候只不过是人们已经习惯了,所以选择继续使用文言文书写。而选择用文言文书写,还能提高自己的格调,被文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格调高,否则怎么区分读书人与白丁呢?

所以中国古代文言文在当时就是身份的象征,不过到了民国开始提倡白话文,文言文的地位就渐渐降低了。(不过说实在的文言文比起白话文就是生涩难懂了)

早在宋朝时期为了迎合受众一些作家也选择用白话文来书写故事话本,后来也就产生了一种职业——说书人。在当时这种白话小说可是很流行的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就是属于白话小说,同时也告诉我们宋朝以后的白话文其实和今天的白话文区别并不是很大。

再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就在有时候下圣旨的时候朱元璋也经常选择使用白话文。譬如朱元璋下达一道关于抗击倭寇的圣旨时是这么写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要是来了,杀了在说,钦此!”

这么一看要论接地气,还是要看明太祖朱元璋啊!

这么接地气的皇帝可不止朱元璋,还有清朝最爱批注的皇帝雍正皇帝,经常在批阅奏折的时候来几句接地气的话语类似:“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皇帝。”好像今天我们常说的:“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尽管古人也是说白话的,但不代表他们说的白话我们就能听懂,因为古代发音和现在不一样啊!就像我说:“额滴!额滴!都私额滴”你能听懂么?

搜史君今天就带大家看到这里了,喜欢搜史君的别忘了点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言文生涩难懂,为何古人不写白话文雍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