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是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刺激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肥大所致。本病多见于缺碘地区,即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但也可为散发性甲状腺肿。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一般不伴有明显甲状腺功能异常症状,明显肿大时可有气道压迫症状。
影像学表现
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增大,其内回声不均,可见单发或多发中低回声结节;CDFI见结节周边绕行的血流信号。
CT: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其内有低密度结节,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密度不均;②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常向下延伸至前纵隔内,其内有多发低密度区,有时边缘可见钙化;③腺瘤样增生结节可有轻度强化,一般不侵犯邻近器官或结构。
MRI:肿大的甲状腺在T2WI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则根据其内胶体蛋白的含量而定,由低信号到高信号不等。
⒉甲状旁腺腺瘤是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常见的病因。病理上腺瘤包膜完整,瘤内见腺样结构,间质中血管丰富。临床常以全身骨关节疼、轻微外伤后骨折、泌尿系统结石和食欲下降、腹胀、便秘等为首发症状。实验室特征性指标为甲状旁腺素增高,以及血钙、尿钙、尿磷增高和血磷减低
影像学表现
X线:①骨骼系统平片,表现不同类型的骨吸收,有时可见纤维性囊性骨炎所致的局灶性透光区;常并有病理性骨折,且可为多发性;②尿路平片常显示双肾多发结石。
超声:颈部超声,甲状旁腺腺瘤呈回声均匀、边缘规则、有包膜的结节,其回声低于正常甲状腺;腺瘤内可有囊变及出血,使回声发生改变
CT:①平扫,甲状旁腺腺瘤多位于甲状腺下极附近的气管一食管旁沟内,常表现为直径1~3cm,边缘光整、密度均匀的软组织结节;少数腺瘤密度不均匀,内有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甚至呈壁厚不一的囊性表现,代表瘤内坏死或陈旧性出血灶;②增强检查,结节呈明显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
MRI:①平扫:T1WI上腺瘤信号低于或等于甲状腺,在T2WI上多为高信号;少数腺瘤内有亚急性出血囊变或坏死而致信号不均;②增强检查,表现类似CT增强检查所见
⒊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位于颈动脉分叉部后上方,椭圆形,纵径5mm。颈动脉体瘤为副神经节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上较为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头晕,头痛;可合并迷走神经压迫症状,如声嘶呛咳;也可有交感神经压迫症状,如霍纳综合征或舌下神经功能障碍。
影像学表现
X线:DSA检查,见颈动脉分叉加宽呈“高脚杯”样表现,分叉处见血供丰富的肿块。CT:①平扫,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边界清楚的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②增强检查,肿块明显强化;CTA上颈动、静脉受压移位,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增大。
MRI:①T1WI上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肿瘤较大时信号不均,其内可见多发流空信号影,称为“椒盐征”,具有一定特征;②增强T1WI肿瘤强化明显。MRA检查可见颈动脉分叉开大,颈内、外动脉分离,同样可见“高脚杯”样表现
a.CT平扫:横断位示右侧领下腺后方,颈动脉间隙内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b:CT增强,横断位示肿块明显强化;c:MRA示颈动脉分又扩大,呈“高脚杯”样表现(↑)
颈动脉体瘤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在下方,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文章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