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印江书写加快发展新篇章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1/24 23:58:00
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从铜仁主城区出发,沿着杭瑞高速公路一路向西,驱车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在印江以东约2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因河流交汇命名、因古法造纸术闻名遐迩的小镇——合水镇,这里有延绵千年而不断的古法造纸术,也展现着新中国成立发展至今的历史斑驳。走进合水镇兴旺村,蔡伦造纸博物馆馆长田儒林热情的接待了记者一行。

说起古法造纸术,田儒林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从选料、蒸煮、浸泡,到漂洗、碎料、春筋、打浆、舀纸,再到晒纸、收纸、分刀、捆扎等,这“七十二道工序”在他的描述下仿佛活了过来。“用蔡氏古法造纸工艺生产的印江白皮纸,洁白柔软、韧性好、吸水性强且保存时间久,被广泛运用于书法、装裱、包装、制作雨伞、斗笠、花板、祭祀等。80年代,单凭造纸这项技艺,一年到头就能赚两三万块钱。我就是靠造纸,给家里修上了两栋房子。”田儒林自豪地说。

在印江河两岸,从兴旺村到新场村10公里范围内均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古法造纸作坊。据田儒林介绍,合水古法造纸以构皮作为主要生产材料,辅以石灰、崧膏、铜壳灰、草木灰,经过繁杂处理过程最终才能生产出当时远近闻名的白皮纸。其生产鼎盛时期,产品近销江口、铜仁、松桃、凤尚、余庆等地,远销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及东南亚国家。古法造纸术生产而来的纸张虽然质量过硬,但由于原材料紧缺及多方因素,终究还是没能敌得过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围追堵截”。曾经广受青睐的合水古法纸张,在现代造纸业的冲击下经历了一段落寞的时光,附近的村民为了谋生活开始逐渐放弃传统的手工造纸术,选择进城务工。

二十一世纪以来,印江十分重视蔡氏古法造纸术的传承与保护:年12月,蔡伦古法造纸工艺被列入印江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9月,该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年,贵州省文物局投入资金余万元,在兴旺村新建了全省最大的古法造纸露天博物馆——合水古法造纸工艺博物馆。

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扶下,合水蔡氏古法造纸技艺开始展现出新的活力。附近不少村民借着政策帮扶的“东风”,在当地开起了农家乐,在为游客提供体验古法造纸技艺机会和场所的同时,实现了增收致富。

时间回到年,同年8月至10月,红六军团突破重围,转战湖南、广西、贵州,在石阡甘溪、困牛山遭遇战中,浴血奋战,历尽艰辛。经历七十九天长途跋涉和四十七次战斗,终于突破敌人围追阻击,于10月24日到达印江木黄镇,与红三军胜利会师。两军领导人在水府宫内召开紧急会议,分析了敌我态势、两军当前各自处境和中央红军面临的困难后,统一意见,确定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西挺进,开辟创立湘鄂川黔新苏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

会师纪念馆内,从印江民间四处征集来的军号、喊话筒、木水壶、草鞋等被一一陈列在橱窗,这些“老古董”虽破旧不堪,但却是中国工农红军浴血奋战、夺取胜利的历史印记,如冬日赞歌,如岁月长画,让人穿越时光去感受那个年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沉浮。

家住印江红木村的(原红花园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何腾超说道:“听我父亲说,我们家中的牛皮鼓就是当年红军留下来的,从父亲那辈人就代代相传,像一个传家宝一样,非常珍贵。红军来到我们这里,群众的东西一律不要,而且还帮群众劳动,离开老百姓家,卫生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革命历史永不磨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回首今日合水,曾经的“古法造纸胜地”,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转变思想,充分利用与苏州市吴江区对口帮扶契机,结合镇情实际,建成了合水镇兴旺村蔬菜基地,以兴旺坝为核心,辐射带动木腊村、大昔村、合水村发展蔬菜产业,年,实现入股分红资金13.8万元,带动贫困户30人年均收入元以上。年提供就业余人次。

回首今日木黄,食用菌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把木黄镇打造成全省磨菇精深加工聚集区,建设成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品牌专一的“蘑菇小镇”,让更多群众共享食用菌发展带来的实惠。该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劲嘉集团、同发集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解决就近劳动力2.5万余人次。该地现有茶园面积亩,蔬菜坝区余亩,精品水果基地1万亩,辣椒亩……

回首今日印江,民生福祉在全力保障中不断增进,茶叶产量创历史新高,“股份制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在全省推广,食用菌规模不断壮大,并成功创建国家食用菌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年均增长9.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元、元,年均增长8.5%、9.8%;杭瑞高速印江东互通、G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一期)、G印江县城至两河口等项目建成通车,印秀高速、沿印松高速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公里……

一篇又一篇印记加快发展新篇章不断被时代书写,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片红色沃土、文化宝地的滋养,割不断党和政府的真切关怀。在建党周年来临之际,印江将与党同呼吸、共命运,不断走向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铜仁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江书写加快发展新篇章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