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脱发多也属于正常的新陈代谢,好比秋天树木会落叶一样,头发在这个阶段会脱的多一些,春三月又会有新的头发长出来。健康成人有10%-15%的毛囊处于休止期,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60-根头发脱落,但同时,又有很多头发新生,因此,整个头皮的头发数量保持恒定。脱发还与下列5个因素有关:
1、气候:入秋后,尤其是女性,脱发量比平时明显增多。由于经过夏季长期高温的袭击,秋天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且秋季气候比较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就容易引起头发干枯、脱落。
2、药物:维生素A补充过量会引起脱发。肿瘤、血液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治疗时,也会引起脱发,如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砷剂等药物,可导致脱发。所以,这些患者要预防脱发需从根源上控制。
3、染烫发:染烫发会对头发造成一定损害,头发热烫时会改变头发的结构;而冷烫时(化学烫发)会改变头发的角质层,造成毛囊营养不良,毛发的光滑度受到影响,头发进行牵拉时容易脱落。所以,不建议大家在干燥的秋季染烫发。
4、内分泌失调:由于内分泌腺体机能异常而造成体内激素失调,从而导致的脱发称为分泌失调性脱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雌激素突然下降:产后在一定时期内会造成雌激素不足而脱发;从中医的角度讲,产后掉发,根源在于气血虚。血气不足自然会引起头发干枯脱落;奶水为气血所化,哺乳期时,大量耗伤气血,气血若一时未回复,也会脱发。
2】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导致头发的脱落(比如桥本氏甲状腺炎)。此类患者的头发通常又细又软。
3】脂溢性脱发:脂溢性脱发,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脱发,患者通常头皮油腻。患者局部头皮毛囊对雄性激素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引起头发脱落。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这类患者需要健脾胃、除湿热。
5、情绪:精神因素也与脱发密切相关,负面情绪和沉重的心理负担会使毛发脱落。头发生长的好坏与肝有直接关系,中医认为,肝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不良的情绪还会影响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从而对头发生长不利。
预防脱发的方法
1、常梳头:掌握科学方法,认真梳头,长期坚持可以减少脱发现象。有些患者头部有血瘀,通过梳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是头发得到滋养。
2、饮食调理:为了预防脱发,建议大家不要经常吃甜食(包括含有蔗糖的食物)以及太过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适当地吃一些护发食物,如黑芝麻等,脱发严重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辨证调治。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茯苓味甘淡,能健脾益气、淡渗利湿,所以,脱发者可以多吃点茯苓饼,也可将茯苓碾成粉和入粳米熬粥食用。
3、调节情绪:大家平时尽量保持一份舒适的心情,可适当地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改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平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