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发热的患儿,你一定能考虑到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小儿腹泻、肺炎等多种常见疾病;那么,若该患儿同时存在下肢疼痛症状,你会往哪些方面考虑呢?
1.首先看一个病例
患儿男,2.5岁,主因「下肢疼痛伴间断发热13天」入院。
患儿1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左右,伴左下肢疼痛,具体腿疼情况不能详细描述,无咳嗽,无呕吐,无腹痛及腹泻。医院给予静滴「头孢」等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出现右下肢疼痛。
体格检查:T37.1℃,P次/分,R24次/分,WT15.0kg,神志清,精神尚可,呼吸平稳,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充血,无疱疹,双侧扁桃体I°肿大,三凹征阴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及触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心率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表现,未及包块,肝、脾未及肿大,肠鸣音5次/分,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无活动受限,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15.4×10*9/L,N62.5%;CRP91mg/L;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示APTT37S,FIB5g/L;血沉35mm/h,CRP48.3mg/L;镜检示白细胞形态正常。
HLA-B27、肝功心肌酶血脂:均正常范围;风湿三项: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RF正常;血培养阴性;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降钙素原:0.ng/ml。抗核抗体全谱:阴性。铁蛋白:正常。尿常规:无异常。
神经传导:所见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均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所检肌肉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肝胆胰脾阑尾腹膜后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
给予头孢抗感染治疗一周后,患儿体温仍反复,伴双下肢疼痛,复查血常规及CRP示WBC5.8×10*9/L,N23.8%,RBC4.86×10*12/L,HGBg/L,PLT×10*9/L,CRP8.0g/L,镜检:白细胞分类可见4%异淋。EB病*DNA定量、优生优育五项、EB病*抗体谱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肺炎衣原体抗体(IgM)、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试验、三抗体定量检测+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测定、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均阴性。血培养、骨髓培养阴性。结核菌感染T细胞检测未见异常。布氏杆菌抗体无异常,骨盆正位片未见异常。NSE正常。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三系增生良好。
初步诊断:双下肢疼痛、发热原因待查。
治疗:给予头孢唑肟及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12天患儿仍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疼痛,最高体温38.1度。
2.患儿发热原因是?
(1)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在小儿发热病因中占第一位,该患儿白细胞高、CRP高、血沉快,可考虑感染性疾病,但是经院外及院内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血培养、骨髓培养阴性。结核菌感染T细胞检测未见异常。布氏杆菌抗体无异常。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病原学检查均阴性,无感染部位,且临床经过不符合。
(2)非感染性发热
①结缔组织疾病?
患儿长期发热,关节痛,抗感染效果不明显,白细胞高、CRP高、血沉快,可考虑感染性疾病。但该患儿抗核抗体全谱:阴性,风湿三项: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不支持诊断。
②恶性血液病?
恶性血液病可表现为长期低热,关节疼痛,但是恶性血液病一般会有血液系统异常,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像有相关提示,该患儿骨髓表现为三系增生良好,未见异常细胞。
③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因基础代谢率增加可表现为低热,故给患儿查甲功三项结果:促甲状腺激素:0.25mIU/L↓,游离甲状腺素:30.16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50.00pmol/l↑
患儿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3.最终明确诊断
进一步给与相关检查,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未见明确异常。
甲功五项:促甲状腺激素0.10mIU/L,游离甲状腺素26.93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46.72pmol/l,甲状腺素.30nmol/L,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0.00nmol/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均阴性。甲状腺静态显像:静脉注射显像剂20分钟后,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于颈前部可见甲状腺形态显示模糊,甲状腺核素摄取稀疏,分布明显不均匀,甲状腺整体摄锝率0.3%。结论:甲状腺显像模糊,摄锝功能减低。
4.总结患儿特点
(1)男性婴儿,2岁半,以发热、双下肢疼痛起病,病情迁延;
(2)辅助检查:血沉26mm/h,甲功示T3升高,TSH明显降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测定、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均阴性,甲状腺核素检查提示摄锝功能减低0.3%,提示存在甲状腺激素升高与甲状腺摄锝功能减低双向分离。
确定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治疗:给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患儿发热下肢疼痛症状很快改善。
5.什么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尤以中年女性多见,急性起病,多在数周至数月后病情完全恢复,大部分患者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及颈部触痛、甲状腺肿大、轻微发热等症状。可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肌肉疼痛、发热、心动过速、多汗等症状。尤其甲状腺触痛被认为是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最重要的线索[1]。
实际工作中,部分患者就诊时并没有甲状腺区触痛等症状,对诊断造成困难[2]。诊断主要依据急性起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甲状腺疼痛、肿大且质硬,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加快,甲状腺摄取碘或锝的比率与血清T3和T4水平呈「双向分离」现象[3]。
当遇到无痛性病例,临床考虑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性时,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本文转自儿科时间
编辑:程培训
责任编辑:周萌萌
封面图片来源:pexels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巴颖,周炎,杜建玲,等.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手术35例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7(7):-.
[3]许天蕴.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上海医药.年,36(7)23-2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