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LCWCLC
热点研究进展盘点(一)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举办的年世界肺癌大会(IASLCWCLC)于1月28—31日召开,本次大会以全球虚拟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召开。全球胸部肿瘤学领域的学术大咖身在全球各地,在网络云端汇聚,奉上全球肺癌领域的顶级学术盛宴。会议上,免疫治疗也是重头戏,我们将会议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盘点,继续为您传递学术前沿讯息。
口头报告
OA01.03:Cemipimab单药一线治疗不同PD-L1表达水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背景:尽管已批准PD-1抑制剂单药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药物,但目前免疫单药一线治疗仍严格限制在PD-L1表达水平≥50%的患者。
研究方法:EMPOWER-Lung1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NCT),针对PD-L1≥50%的晚期NSCLC患者,对比PD-1单抗cemiplimab与含铂双药化疗用于一线治疗。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PD-1抑制剂cemiplimabmg静脉给药,每3周一次;或研究者选择的含铂双药化疗方案。这项探索性事后分析在PD-L1≥50%亚群(n=)评估了不同PD-L1表达患者的获益。数据截止日期是年3月1日。
研究结果:在cemiplimab组(n=)中,分别有33.6%,31.9%和34.5%的患者PD-L1≥90%,60%-90%以及≥50%至≤60%;化疗组中相应的比例(n=)分别为34.2%,30.4%和35.4%。总体而言,cemiplimab组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和客观缓解率(ORR)要优于化疗组,并且随着PD-L1表达的增高,cemiplimab单药治疗的获益随之增加。在PD-L1≥90%的患者中,观察到cemiplimab组(38.8%[95%CI:28.1-50.3])和化疗组(14.8%[95%CI:7.9-24.4])之间的ORR差异最大。cemiplimab组的肿瘤缩小程度大于化疗组,且与PD-L1表达水平相关。cemiplimab组未达到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95%CI:10.5–不可评估),而化疗组为6个月(95%CI:4.3–8.3)。与化疗组(15.0%[95%CI:1.5-42.6])相比,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的≥12个月的DOR率cemiplimab组更高(67.7%[95%CI:45.7-82.3])。
研究结论:总体而言,cemiplimab组的获益(OS,PFS和ORR)要优于化疗组,并且与PD-L1表达水平相关。因此,基线PD-L1表达水平可用于识别最有可能从一线cemiplimab单药治疗中获益最大的晚期NSCLC患者。
OA01.06:Nivolumab单药(N)与Nivolumab-Ipilimumab(NI)联合方案二线治疗EGFR突变NSCLC的II期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EGFR突变NSCLC患者无法从PD-1抑制剂单药治疗中获益,原因可能包括不吸烟者占大多数,低肿瘤突变负荷(TMB),T淋巴细胞浸润较少等原因。鉴于ipilimumab具有增强效应细胞和消耗调节性T细胞(Treg)的潜在作用,该研究试图探索联合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效学。
研究方法:这项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研究,纳入了一线EGFRTKI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对比了纳武利尤单抗单药(N)与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NI)联合方案的疗效(允许交叉)。根据PD-L1表达和是否有脑转移对患者进行分层。主要研究终点是总体反应率(ORR)。治疗前和治疗中的组织活检用于外显子组和RNA测序,以及连续采血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监测。
研究结果:由于方案无效,患者入组被提前终止。该研究共入组31例患者,其中NI组16例,N组15例(4例交差至NI组)。14例(45.2%)患者携带EGFRTM突变,6例(19.3%)为吸烟者(19.3%),16例(51.6%)PD-L1表达≥1%,16例(51.6%)在基线时发生了CNS转移。整个队列的6个月PFS率为9.0%(2.5%,31.8%),N组和NI组的生存无显著差异,中位PFS分别为1.31个月(1.22-NE)和1.22个月(1.15-NE)(P=0.96);整个队列中,只有NI组的1例患者实现了PR;5例获得临床获益(最佳反应为PR或PR/SD维持6个月)的患者中,有4例TM阴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2%(n=1,G1),其他*性包括1型糖尿病(IDDM)(n=1)、多发性肌炎(n=1)、甲状腺功能减退(n=2)、转氨酶增高(n=1)和皮疹(n=5),没有G3-5*性。4/23(17.4%)患者基线时为高基因表达水平(GEP)(2/4为TM阳性),表现为具有丰富的耗竭性CD8T淋巴细胞、Treg细胞和IDO1的过表达。这4例患者中,有2例从N单药治疗中获益。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组织标本显示,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的增加与临床获益相关。
研究结论:在TKI耐药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尽管NI联合方案没有严重的*性反应,但也未显示出持久的疗效。单独的高GEP似乎不能预测EGFR突变NSCLC患者对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治疗反应,可能是由于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所致。
OA07.09:信迪利单抗+安罗替尼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最终分析
研究背景:尽管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治疗具有协同效应已被证实,但支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证据仍然不足。这项1b期临床研究(NCT),旨在评估信迪利单抗与安罗替尼这一“去化疗”联合方案对于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研究的初步结果在年WCLC上公布,在经过更长时间的随访后,本次WCLC报告了最终的随访结果。
研究方法:该研究纳入驱动基因(EGFR/ALK/ROS1)阴性、未经治疗的ⅢB~Ⅳ期NSCLC患者,年龄18~75岁,ECOG0~1分。给予信迪利单抗(mg,q3w)和安罗替尼(12mg/d,连续2周,休息1周),直至疾病进展(PD)或不可耐受的*性。研究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2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8个月(范围:8.3–19.3)。16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为72.7%(95%CI:49.8%-89.3%),疾病控制率为%(95%CI:8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5个月(95%CI:8.3m,未达到),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71.4%(95%CI:47.2%–86.0%)。目前总生存期(OS)数据尚不成熟,但预估的12个月的OS率达到95.5%(95%CI:71.9%~99.3%)。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5%(12/22),以3级高血压为主(2/22,9.1%),1例患者(4.5%)出现了≧3级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免疫相关性肺炎。未发生不可预期的*副反应。
研究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报告点评
免疫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重要治疗策略,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单药帕博利珠单抗和阿特珠单抗已经成为PDL1高表达患者的标准治疗。年WCLC报告EMPOWER-Lung1研究再次证实了PD1单药Cemiplimab治疗PDL1高表达的NSCLC疗效优于化疗,且生存获益及肿瘤退缩程度与PDL1表达水平相关。Keynote研究结果提示对PDL1≥50%的患者,单药免疫治疗(+/-化疗)似乎足以,双免联合过犹不及。与既往CHECKMATE研究结果不一致,究竟是双免联合的人群问题还是双免选择的药物问题带来不同的结果尚不得知。
PDL1高表达的NSCLC患者仅不足30%,且一线单药有效率仅在40%左右。免疫联合治疗有望为更多患者(PDL1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