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运动
无线电测向英文名称为“RadioDirectionFinding”或“RadioDirectionfinding”简称RDF,“无线电运动”一词起源于前苏联的“РадиоСпот”,英文译为RadioSport,它是指业余无线电中带有体育运动性质的活动。
业余无线电通讯
的由来
年,英国人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理论”。
年,德国人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先后分别独立进行无线电通信。
年,波波夫通过无线电对45公里外的破冰船发出指令,拯救了遇难的27名渔夫。年,马可尼使用电磁波飞越重洋,从英国波尔多到达美国纽芬兰,实现了跨越大西洋,长达公里的无线电通讯,自此,无线电通讯时代到来了。
20世纪末期,以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会长为代表,在海牙国际法庭据理力争结果获胜,在短波中划出几个波段,归业余爱好者使用,目前航海、航空模型以及无线电测向等使用的频率都处于“业余波段”。
业余短波通讯
到无线电测向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无线电爱好者希望见到空中电波交上的“闻声不见面”的朋友由相通到相会,有人借助有定向天线的收讯机寻找友好电台,后演变成特制的测向机去搜寻隐蔽电台(狐狸台)。这样,无线电测向成为跨越无线电技术和体育两个方面的群众性科技体育竞技项目。
无线电测向运动
发展
到了年代,一部分欧洲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把无线电测向当作户外游戏的工具,逐渐形成了运动型的无线电测向。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前苏联把这种无线电测向运动作为国防体育项目之一,在东欧国家推广,奠定了这些国家在测向运动竞赛中的优势。
40年代,挪威、丹麦、英国等地陆续开展游戏性的无线电测向活动,逐渐流行于欧洲,并增加了一些竞赛性的内容。
年,为了统一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方法,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IARU)制定国际比赛规则。
年8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届欧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到年为止,欧洲锦标赛共举办了8次。
年,在南斯拉夫斯科普里举行的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第一区无线电测向工作会议上,决定将欧洲锦标赛扩大为世界锦标赛,并于年通过了新的竞赛规则。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是国际无线电联盟主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无线电测向大赛,每两年举行一届。该大赛设有2米波段测向和80米波段两个项目,共有20枚金牌。
年9月在波兰波格旦斯克附近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参加这次比赛的有联邦德国、瑞典、罗马尼亚、挪威、瑞士、南斯拉夫、苏联、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11个国家。
年9月,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无线电锦标赛中,中国队崭露头角,获得奖牌。
年10月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举行第三届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锦标赛和亚太地区锦标赛。
无线电测向运动
在中国
年,我国派观察员去欧洲观摩了国际无线电测向竞赛之后,开始筹建测向队,年成立国家无线电测向队。
年5月,在北京颐和园进行了首次无线电测向比赛。
年5月第一次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北京香山举行,此后无线电测向运动面向全国展开,逐步普及。
无线电测向活动曾一度停滞。
年河南率先恢复了无线电测向活动,随之各省市相继开展。
年国家体委正式将无线电测向运动竞赛项目,举办一年一度的测向比赛。
年加入了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
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主办每年一届的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无线电测向运动作为群众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无线电测向作为一项科技内涵极强、富有现代时代感的运动,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作用,在中国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里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无线测向运动
在学校
我国中小学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要追溯到年,无线电活动首先在北京的学校开展。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杯”无线电测向赛,比赛中设立了业余组,竞赛对象为中小学生。
年,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首届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年,国家体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联合发文,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无线电和模型活动。但因“奥运战略”的影响,90年代中期无线电测向运动停滞不前。
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13号文)中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自然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从年开始,江苏、北京、成都、广州、杭州等地具有电子特色高校相继成立无线电测向俱乐部,组队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西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地高校将无线电测向列为大学课程内容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