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而且一天之内的体温会发生波动。但是,发热的定义一般为核心体温(直肠)≥38.0°C。
发热(发烧)的意义依赖于临床症状而不是峰值温度;一些小病可以导致高热,然而一些严重的疾病仅仅引起轻微的体温升高。对退烧药的反应以及体温值与疾病病因和严重程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可导致小儿发热的一些常见原因见下表,发热原因按照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列。
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分型举例急性感染病*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副流感病*,腺病*,流感病*,轮状病*,肠道病*)中耳炎链球菌感染(如:咽炎,猩红热,脓疱病)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隐性菌血症(36个月的婴幼儿)肺炎肠炎骨关节感染蜂窝织炎或其他的软组织感染病*性脑炎脑膜炎(罕见的)非感染中暑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物质吸收疫苗药物慢性感染病*感染(如,人类疱疹病*,巨细胞病*,肝炎病*,虫媒病*)鼻窦炎脓肿(腹腔脓肿,肝脓肿,肾脓肿)骨关节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病关节炎)心内膜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感染(罕见的)结核杆菌感染(罕见的)寄生虫感染(如疟疾——罕见)莱姆病(慢性发热的少见原因)非感染炎症性肠病风湿性疾病肿瘤药物人为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家族遗传性疾病肉芽肿性疾病(稀少)上述发热原因是按照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的。
慢性发热的原因很多,表中并未完全列出相关病因。
新生儿(≤28天)容易在围生期从母体内获得内源性感染: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单纯疱疹病*。
(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
其他方面均健康的发烧儿童不一定需要治疗。虽然退烧药可以使患儿感到舒适,但不会改变感染的过程。事实上,发热是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的一个主要部分,可以帮助患儿抵抗感染。
然而,大多数临床医师会使用退烧药减轻患儿的不适感,而且可以减轻有心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热性惊厥病史的患儿的生理应激。
儿童发烧,家长究竟该如何照护呢?
以下是来自台湾儿科医学会的权威建议
发烧的现象
发烧的定义为身体内部的中心体温≥38℃,人体生病引起的发炎反应会让体温的定位点提高,所以造成发烧现象。一开始发烧的时候,小孩可能会觉得冷、四肢冰冷,这是体温设定点提高的结果。一旦体温提高到设定点之后,四肢变成温热,也不会有明显怕冷的感觉。过一段时间或使用退烧药以后,体温定位点下降,小孩可能会觉得热,并开始流汗退烧。
体温的测量
肛温最接近身体内部的中心体温,耳温与肛温的相关性很高,但三个月以下婴儿的耳温与中心体温的相关性较差。口温平均比肛温低,腋温平均比口温低。一个月以下或体重很低的新生儿,不适合量肛温与耳温,可考虑量腋温或背温。
发烧的影响
适度发烧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有研究显示退烧药会压抑免疫反应,反而可能推迟疾病的康复。人体对发炎反应引起的发烧有调控机制,所以一般不会超过41℃。有些家长会担心如果没有积极退烧,小孩体温可能一直往上飙高,其实人体的体温调控机制不会让体温无限上升。坊间小孩脑子烧坏的传说,都是因为那些小孩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而留下神经后遗症,与发烧无直接因果关系。
危险的病征
发烧的有无、体温的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疾病严重度,儿童生病时,重要的是观察有无重症的危险病征。无论有无发烧,如果儿童出现下列情形,宜尽速至儿科专科医师处诊治:
三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烧
尿量大幅减少
哭泣时没有眼泪
意识不清,持续昏睡、未发烧时燥动不安、眼神呆滞
痉挛、肌抽跃、肢体麻痹、感觉异常
持续头痛与呕吐
颈部僵硬
咳痰有血丝
呼吸暂停、未发烧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吸气时胸壁凹陷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规则
无法正常活动,例如不能爬楼梯、走小段路会很喘
皮肤出现紫斑
嘴唇、手指、脚趾发黑
或参见下表的口诀
(国立成医院)
退烧的时机
如果体温没有太高也没有引起特殊不舒服,并不需要积极退烧,尤其体温没超过39℃的时候。然而,发烧对于下列情形的负面影响较大,当体温超过38°C以上就可考虑积极退烧:
慢性肺病
并发心脏衰竭之心脏病或发绀性心脏病
曾有热性痉挛或曾有癫痫发作
严重神经肌肉疾病
慢性贫血
糖尿病与其他代谢异常(例如先天酵素缺乏/蚕豆病)
孕妇
其他因为发烧而有特殊不适症状
退烧的方法
冰枕、温水拭浴等物理退烧法,并不会改变发炎反应引起体温定位点的异常上升现象,所以不会有退烧效果,反而可能造成发烧儿童额外的代谢负担,单纯注射点滴也没有退烧效果。衣服穿太多、中暑等体温定位点正常而只是产热与散热失调的情形,或使用退烧药以后开始散热流汗的时候,使用物理退烧法才有些帮助。各种退烧药物中,除了阿司匹林不可用于18岁以下儿童之外,其他口服与塞剂均可于必要时适量使用。
后续的处理
一些民众认为吃退烧药以后如果又烧起来,就表示医师开的药没有效,所以会去找其他医师,造成医疗的浪费。事实上,各种退烧药的效果都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其目的在带给儿童短暂的舒适。如果疾病的过程还没结束,退烧以后又烧起来是很常见的事情。常见的呼吸道或肠胃道病*感染,其中有些感染可能持续发烧达一周或甚至更久。家长必须注意有无上述所列的危险病征,并持续遵从医瞩追踪治疗。
台湾儿科医学会参与制定建议委员:
召集人:李秉颖
委员:何慈育、吕俊毅、*玉成、*美智、*清峯、邹国英、刘清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