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二十四她为何看见窗
TUhjnbcbe - 2022/6/16 14:39:00
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疫情防控不可松懈-社区防疫宣传如何看待目前社区的防疫工作社区疫情防控宣传

疫情以来,时代邻里总结出完备的抗疫经验,并形成了体系化的指引文件。各项目根据指引文件,全面落实防疫措施,严格进行“围合式”管理,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入门三件事”,共同筑牢防疫屏障!

疫情防控抗疫日记二十四她为何看见窗下的蓝色帐篷就心烦

上海封控都是以小区为单位,参与封控人员,都是外地聘请的特保,即特别的安保人员,是有关部门为上海防疫从外地临时招聘的安保人员。为何不就地取材?上海有那么多人封在家,人员不会少,但是我想,一来是上海居民带‘*“可能性大,其次白天参加抗疫,晚上回家,这一定会给防疫工作带来风险,还有就是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万一讲个人情,如何严厉执法?所以只能从外调人。

据说招聘也很困难,因为上海毕竟是疫区,很多人不敢来,其次也比较辛苦,实际上他们都在小区门口,甚至就在马路上,搭一个帐篷,吃住都在里面,4月5月上海天气,虽不能说春寒料峭,那也是忽冷忽热、春雨绵绵,昼夜温差大,没有帐篷,肯定吃不消。所以上海各个小区各条马路上,随处可见红色的蓝色的帐篷,可谓司空见惯。

今天看了一个病人,却跟我诉说,看见了这些帐篷,心里烦得不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一个78岁的女性患者,主诉胸闷,耳鸣,头晕、乏力等一大堆症状,我稍微了解一下病情,她有高血压病史,甲状腺切除术后,继发性的甲状腺功能降低近30年,长期使用优甲乐,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检查,做了包括冠脉CT,颈动脉B超,心脏超声等检查,都没有严重问题,也就是说她主诉和客观的检查不太相称。于是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问诊,无非是从饮食、睡眠入手。

问:“那睡眠好吗?”

答:“睡眠不好,总是半夜醒过来,胸闷气透不出,要么早上三四点钟就醒了,再也睡不着。”

问:“你胃口好不好?大小便怎么样?”

答;”胃口不好,没有食欲,最好榨菜乳腐吃吃,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一夜小便四五次。“

问:“您没力气有吗?心烦有吗?”

答:“一点力气也没有,心里烦的不得了。”

问:“找到心烦原因没有?’

答:“封在家里很烦,出去看病不方便,要写申请书保证书,每天听到喇叭叫测核酸,心就烦,还有看见帐篷就心烦。”

问:“看见帐篷心烦,为什么呢?’

答:“他们把帐篷就搭在我窗下,我开窗透气,就看见他们搭的帐篷,哪里不能搭,为什么要搭在我窗下?我看了帐篷就心很烦很烦。”

问:“看见帐篷心烦?一群人穿白衣服进进出出,是不是你联想到了什么?比如办丧事搭帐篷?”

答:“哎呀,医生你说的对呀,人家办丧事要搭帐篷,他们搭帐篷搭在我家窗口下,总感觉晦气、触霉头,心里不开心,心里就很烦。”

问:“你是不是一直有情绪低落?挺郁闷的?”

答:“是呀,我一直这样,你不是说过我有抑郁吗?“

问:“我说过你有抑郁?我帮你看过病?“病人的话让我猛然想起这个患者,我大概两个多月专家门诊上,給她看过病。当时她坐下来就絮絮叨叨说她出了医疗事故,医院没人管她,投诉无门,因为胸闷心慌气短,住了内分泌,毛病没有查清楚,医生就把她赶出来了,说到激动时候嚎啕大哭,把门诊护士和周围病人都吓一跳。经过仔细询问,我才搞清楚所谓医疗事故,大约是在25年之前,她因为胸闷,心慌,心悸,乏力,被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后来因为考虑到甲状腺功能指标增高,同时发现甲状腺腺瘤,医生建议她做了甲状腺部分切除切除术,结果术后发生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必须长期使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医院内分泌科一位老医生看,老医生跟她说,甲状腺很重要,你现在切除了变成了甲减,造成内分泌失调,不能恢复了,起码要少活20年。这个患者听了以后非常恐惧,你把这个“少活20年“一直记在心头。为了证明所言不虚,她拿出来了一张标注日期年的出院小结,上面清楚写着主诉:胸闷,心慌,心悸,乏力10余年,几乎与现在的主诉完全一致。出院小结字迹秀丽端正,主要症状、化验、治疗经过一一罗列,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均是我以前的同事。这张出院小结她保留至今,虽已经20多年,纸角破损,但可是原版,可不是复印件,所以十分难得。她把它当成是医疗事故证据,而我拿到了这份出院小结,彷佛找到一份文物一样,小心翼翼展开收好,我还拍了一张照片,准备给我同事看她当年写的出院小结。这个场景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现在我把当时的情况都回忆起来。

见她嚎啕大哭我就问她:“你今年78岁了,你知道上海平均寿命多少岁吗?上海女性平均寿命是86岁,假定你比正常的预计寿命少活20年,那你应该在66岁的时候就应该寿终正寝了。可是事实上你现在不是活得很好吗?说不定你还能活到88,98呢?“

患者听着听着,逐渐停止了抽泣。我继续跟她讲:“你实际上已经有抑郁了,我觉得你当年可能就是抑郁,只是当时我们医生认识比较浅薄,还不知道抑郁症是怎么回事。按你现在身体检查结果,你完全可以活得长寿,但要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你这样的心态是不行的,你一定要进行抗抑郁治疗。您可以不马上做决定,我看您也是很有知识文化,请您回去认认真真考虑一下,如果您愿意,我就给你开一点这方面的药。别担心药的副作用,这个药物是很安全的。“

最后是后面病人不耐烦,多次催促之下,也没有时间继续和患者对话,最后患者是将信将疑,拿着药方走了。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我就问她:“我当时就说您抑郁了,您也不接受,那现在封控了,是不是更加抑郁了?你大概还没有吃药吧?“

她回答:“抗抑郁药我吃了呀。“

问:”您吃了,接受了我的观点了?”

她回答:“你开的药我没吃,我回去一看说明书说,副作用很大啊,我就不敢吃了。“

问:“那后来怎么想通了呢?’

答:“后来是我的一位老同事,她说她的症状跟我是一样的,她说吃“艾司西酞普兰“效果很好,症状明显好转了,所以介绍给我吃,你帮我开艾司西酞普兰吧。”

“果然是同病相怜,我叫您吃你不相信,不接受,病人叫您吃了你就相信了,接受了?”

患者尴尬得笑一笑:“医生我相信你的,我以后会来找你看的。“

第2次见面,我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患者,78岁了,头发还根根竖起,非常浓密,略有花白,面容皱纹都很少,看上去不太像78岁的年龄,从总体来讲她身体状况还是非常良好的,可惜就是长期情绪不良,应该说从40多岁直到现在,她实际上就是为抑郁情绪所困扰,症状跟现在几乎一脉相承的。为何会发生抑郁的,或许跟她家庭、工作环境有关,或许跟她成长经历、她的性格有关,但是门诊哪有时间去了解。当然她也不算是很严重抑郁,否则的话,真的要少活20年了。

严防死守世界卫生组织(WHO)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全球一共有3.5亿人罹患抑郁,平均患病率4.4%,10年来增加18%,其中中国有万抑郁患者,在女性55-74岁年龄段抑郁发病率近8%的发病率,某些老年患者中甚至可以达到20%。这些患者大医院就诊,而常常以各种躯体不适主诉,医院临床各科就诊,比如心内科、消化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妇产科、急诊科等,多数都不能及时识别出来。

当然出现了抑郁症状不等于就是抑郁症,从抑郁情绪、到抑郁状态,到抑郁症,到重度抑郁,这是严重性逐渐递增的过程。目前由于严格封控,给居民带来不适感,会造成一些抑郁情绪,严重的可能处于抑郁状态,但希望随着正常生活开启,这些情况发展势头得以扭转,周围的人如果发现有人有情绪问题,也要注意疏导,不要任其发展,如果难以识别最好及时联系就诊。

从这个患者的早年和现在症状看起来,应该是属于轻度抑郁。抑郁特点就是负性认知,负性评价,任何的事情都会从负面去联想、理解、解释,容易受自我暗示。就比如看到大帐篷,她会想到办丧事,靠近她窗下,就会想到对她意味着不利,会有不好的结局,这个就是她心烦的原因。不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可能就理解不了患者心态。

社区防疫宣传

上海全面疫情封控已经近2个多月了,这给很多慢性病患者就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解真实情况,故邀请大家参与本次调查,要求是目前居住在上海,需要连续服药治疗的各类慢性病患者,年龄性别不限!请各位亲朋好友帮忙推送转发!

-END-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二十三我大概是抢菜抢出焦虑了。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二十二“不到二个月,我瘦了整整20公斤!“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二十一“医生,我是不是也有点抑郁了?”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二十“我怎么会老是想到跳楼?”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十九为了看病,她借了元钱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十八为何外甥说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健康1分钟:“为国家做贡献我无怨无悔,我只是痛心啊!现在上海怎么变成这样了?”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十六、她血压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健康1分钟: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疫情之下我的病人的故事(15)

报名通知:青少年家长团体心理辅导---亲子沟通

心身健康守护人许之民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1分钟抗疫日记二十四她为何看见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