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娜娜视频制作赵士伟
01:09他,今年39岁;他,承担起造纸研发的众多科研项目;他,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5项……他叫周景蓬,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科长。
近日,记者走进华泰集团,感受这位技术翘楚的风采。
做技术:“很单纯,很有意思”
一袋袋纸浆,白色的,浅*色的;一瓶瓶药剂,黑色的,透明的。
这就是每天与周景蓬打交道的“朋友”。枯燥的数据、单调的生活,他却觉得“很单纯,很有意思”。
“我现在主要就是两项工作,科研工作和招才引智搭平台。”圆脸、戴着眼镜的周景蓬,说话时总带着微笑,“科研项目都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立项的”。
“造纸,造的是污水横流”这是上个世纪人们对于造纸行业的印象。年,华泰集团就开始寻求解决造纸污染的难题。年以后,公司先后总投资7亿元,陆续增上了碱回收工程。年,又投资万元增上了世界一流的造纸废水厌氧生化处理项目、三级化学处理项目,处理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年,周景蓬参与的木质素分离纯化和高值化利用科研项目更是对“绿色华泰”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夯实,也是对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进一步落实。
“把木质素从造纸黑液中分离出来,用于胶黏剂和分散剂的生产,实现了废弃物的高质化利用。同时,还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周景蓬说,从酱油一样的黑液中提纯出像土一样的碱木质素,“一年能为公司带来上千万的效益。”
“这个项目前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吧。”周景蓬说,该科研项目的难点在于回收率的精准控制,“回收率太高反而会影响碱回收的正常运行。”该项目是与华南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日照华泰一起合作的,被列为年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产学研:“他太能吃苦了”
“像他这样的80后,很罕见。”与周景蓬共事近8年的刘燕韶说。
年秋天,制浆造纸专业科班出身的周景蓬,从实习车间30多名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来到技术中心工作。
当问起他是凭借什么过人的才能被选拔到技术中心时,周景蓬眼圈红了。他摘下眼镜,双手捂着眼,沉默了半分钟,硬生生把眼泪憋了回去,“我忘不了那个夜晚。你知道的,车间工人上班都是三班倒,那个下着大雨的深夜,我起床去上夜班……我是农村出来的,寒窗苦读那么多年,难道要在车间干一辈子吗?”
在华泰选拔人才时有句名言“天高任鸟飞”。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有刘燕韶说的“他太能吃苦了”,周景蓬逐渐成为技术中心的科研骨干。
在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究人员正在忙碌着。疏解、打浆、抄片、压榨、烘干、送恒温恒湿室、测强度指标……检验人员王艳芳正在对进口纸浆进行指标检验。另一旁,王辉正在使用沼气甲烷潜力检测仪检测污泥活性。“周老师经常与我们一起进行各项实验。”说话的王艳芳手中拿着正准备送检的样品。虽说实验室是小型的生产线,但具体生产应用问题,只有在车间才能体现出来。“周景蓬就是经常到生产一线跟踪产品的生产应用情况。他不光理论强,实践经验也非常丰富。”刘燕韶说。
在工作中,周景蓬经常自我加压。在生产运行比较正常时,他每天早晨7点前到岗,先到车间查看生产参数,再根据生产情况调整当天的工作进度。如果生产出现了问题,他便24小时吃住在车间。“很正常,我们就是为生产服务的嘛。”周景蓬笑着说道。他最近很忙,除了会议研讨生产科研问题外,还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做好公司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对接,协助企业引进所需人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转化牵线搭桥。
论成就:“个人的发展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
“看见一个点,他能想到一个面。这就是作为科研人员非常可贵的品质。”刘燕韶评价道。发散性的思维让周景蓬在科研中时常冒出创新性的想法,为他带来了不少科研、学术成果。
他参与完成的“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他先后承担省部级项目10余项,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科技进步奖1项、东营市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技术论文5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
取得这么多的成就,周景蓬没有自满,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个人的发展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他说:“对我个人而言,得益于公司有这么好的平台。说实话,科研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大部分都需要一个团队一起做。离了平台很多工作都没法开展,包括公司建的这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等,非常感谢公司。”
周景蓬在广饶大王镇工作,妻子在东营区工作,他一个周回一次家,完全顾不上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孩子。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华泰集团上市时的庆功宴是一碗面条,还有年,牛皮挂面箱板纸上市初期,李总当众锯断价值20万元的纸辊,这些对我触动很大,在这里工作我既踏实又有成就感。”
“我现在的科研方向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二次纤维的综合利用、高得率浆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得加快速度了。”周景蓬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