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肝胆证常用方五桥本甲状腺炎
TUhjnbcbe - 2021/1/17 20:22:00

定义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

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质地韧;大多发展成甲减,也可伴有甲亢。

本病尚无对应中医病名,根据其颈前肿大特点,可以归属中医“瘿病”的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七情失调、劳倦内伤和体质遗传等因素有关。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痰瘀互结为标,正气亏虚为本。

1.肝郁痰凝: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气化不利,聚津成痰,痰凝和气滞血瘀互结,形成瘿肿;

2.脾肾阳虚:素体阳虚,劳倦伤气,脾失健运,肾失运化,痰湿凝聚,结于颈前;脾虚生化无源,气虚推动无力;肾阳不足,机体失于温煦,可导致诸多虚寒征象;

3.气阴两虚:病久耗伤气伤阴,或气郁化火耗伤气阴等,都可导致气阴两虚;或阴精亏虚,阴不制阳,引起阴虚阳亢。

辨证论治

1、肝气郁滞

证候:颈前肿块质地中等或质硬,咽喉有梗阻感;情绪抑郁,胸闷不舒,乏力,大便糖或不爽,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脉弦滑。

(批注:乳腺增生、经前乳房胀痛、胆囊炎、月经先后不定期)

治法: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1、陈皮1、白芍1、枳壳1、香附1、清半夏1、夏枯草1、牡蛎2;14付

2、血瘀痰结

证候:颈前肿块质地坚韧,或有结节感,局部闷胀不适,有咽喉阻塞感及其他压迫感,轻度疼痛;纳差,便秘;舌质暗或有瘀斑,苔微*,脉沉细或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用:桃仁1、红花1、当归1、赤芍1、三棱1、莪术1、夏枯草1、清半夏1、香附1、瓜蒌2;10付

3、气阴两虚

证候:颈前肿块质地中等或质韧,有轻度压迫感;可见眼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怕热,多汗,易怒,口渴,食多,便溏,失眠多梦,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方药:生脉散合消瘰丸加减。

药用:*参1、麦冬1、五味子1、玄参1、浙贝母1、生牡蛎1、夏枯草1、生*芪1、知母1、沙参1;10付

偏阴虚火旺者宜养阴降火,方选知柏地*汤加减。

4、脾肾阳虚

证候:颈前肿块质韧,有咽部梗阻及压迫感;形寒肢冷,神疲懒言,乏力气短,肢体肿胀,腹胀纳差,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化瘀。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阳和汤加减。

用药:制附片1、肉桂1、山茱萸1、熟地*1、牡丹皮1、茯苓1、泽泻1、鹿角胶1、白芥子1、法半夏1、*芪1、*参1;10付

典型案例

患者,女,51岁,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1月来诊

现症:急躁易怒,善太息,食欲欠佳,喉中有痰,青*色,质黏,易咯出,乏力,心悸,睡眠一般,多梦,小便*,大便干。月经不规则,行经5~7天,月经量少,月经经前乳房胀痛,伴痛经,有血块,经前腰痛,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喉中有痰、苔白腻、月经血块、舌上瘀斑——血瘀痰结证

桃仁1、红花1、当归1、赤芍1、三棱1、莪术1、夏枯草1、清半夏1、香附1、瓜萎2、柴胡1、陈皮1、香附1;14付

说明:以上医学观点为专家个人意见,不代表天江药业立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胆证常用方五桥本甲状腺炎